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

由電子廢物變2022年文書機-Macbook a1181 2007 小白書

 前言: 筆者快停更一個月了,這段時間嘗試了很多新事物。畢竟筆者弄的都是一手實作資料,實在需要有多一些的技能和時間。 筆者在修相機時,常常會碰到一些電子電路,跟大家一樣,筆者對這些東西也是一個傻,什麼都不懂。於是筆者決定學習一下,但比起看書這種理論知識,筆者決定找一些壞掉的電腦修修看,邊修邊學,在解難的同時,很多知識都會直線上升,這是筆者比較喜歡的學習方法。 另外,電腦的相關資訊比較多,比如說,想台指定型號電腦的電路設計或是元件型號,都會比較容易。 反過來說,修相機就太小眾,前陣子我懷疑Pentax 6x7 的測光頭主板故障,卻找不到任何元件相關規格和資訊,沒有元件的規格,就無法做檢測,直接進了死胡同。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,一起來看看這次小白書的起死回生術吧。

Olympus Pen 半格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 前言: 本文針對這台 Olympus Pen 初代討論,之後衍生的其他Pen產品不會討論。  Olympus 底片機雖然不是那麼主流,規格也沒有像Nikon 、Canon 、Pentax 那些大廠那麼高大上,但其獨樹一格的設計也是當時一股清流。 時至今日,Pen 系列底片機,在二手市場上依然是大熱門。 今天,就讓我們回到1959年。

買賣二手器材的法律需知全攻略,瑕疵責任歸誰? 買賣前必需看!

 前言: 相信玩攝影有些年資的各位,長年下來難免會接觸到二手器材,無論是因為二手比較實惠,或是根本沒有全新的。但只要有接觸,難免就會遇上一些狀況外。這只是機率問題,有些人比較好運,有些人則可能比較倒楣,但增長自己的知識,一定沒有錯。

Olympus Trip 35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 前言: 這陣子筆者忙了很多事情,結果文章又停了一下。今天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OLYMPUS 的一台隨拍機。事關很多想體驗底片的朋友,對設定參數沒什麼興趣,反正就是想要一台底片機可以輕鬆拍,那麼這台就是了, Olympus Trip 35  可是一台由推出到現在,近半世紀都大熱的一台隨拍機。下文這台,也是筆者親自全機整修過的,就來跟大家一起說明一下。

Pentax SP系舊式電池倉改裝LR44教學(含3D打印圖檔)

 前言: 說到M42系統,就不得不說 Pentax,Pentax 在 1964年推出了內置測光的 Pentax Spotmatic SP(下文就簡稱 SP),到了1971年,又推出了 SP ii。這些都是些很棒的 M42 機身,整體機械設計也很好。

Nikon AI 50mm f1.2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介紹: Nikon 50mm f1.2  AI/AIS 是一隻名氣滿大的鏡頭,價格相對親民,產量多,好取得,又是Nikon 少數達 F1.2 的鏡頭。 Nikon 50mm f1.2 AI 於 1978年推出,至1981年停產並由 Nikon 50mm f1.2 AIS 取代,AIS 版本使用同樣的光學結構。不過鏡身結構有些許改動,對焦行程變短。光圈葉片也由7片改成9片,重量也下降了一點點。直到 2021年,ais 版本還是可以買到全新的,是壽命極長的產品。 由於 ai 跟 ais 版的光學表現差異不大,所以兩者都可以參考這篇。 本文的鏡頭是筆者幫別人修理時測試的,由於疫情問題送修的人回家了,所以一直放在筆者這邊,一放就是2個月的時間,所以筆者修好了就順便多做了一些測試,基本上就是沿著家附近的小路拍了些樣本。先聲明筆者並不擁有這隻鏡頭。(嗯,等有機會收一隻來玩玩,呵呵。)

Pentax 6x7 200mm f4.0 SMC 拆解 修理

前言:  筆者最近整修了一隻 Pentax takumar 6x7 200mm f4.0 SMC ,就來跟家來分享一下怎樣弄。Pentax 67 鏡頭系列,設計邏輯上跟 135 系統的 takumar 接近,而且Pentax 67 鏡頭粗大,內部空間充足,不用弄得很精密,拆解上亦比較容易。 這次的 Pentax takumar 6x7 200mm f4.0 SMC 主要問題是鏡片發霉,而這隻鏡頭的鏡組拆解並不困難。大家就來一起看看吧。

Minolta SRT-101 測光異常修復

  Minolta SRT-101 測光異常修復: 影遊樂園粉專也有一篇類似的文章,這邊的會是比較詳細的版本。

Konica S2 auto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前言: 又過了好一陣子沒更新了。常常有人問筆者有什麼底片機好入門,又不是每個人都有攝影基礎,然後又不一定想花很多錢投資一個系統。所以有時一台簡單的隨拍機就很棒了。說真的,隨拍機選擇還滿多的,畢竟底片機歷史悠久,而且價錢區間也很大,同樣是旁軸,從數萬元到幾千元都有。所以今天來介紹一台簡單好入口,價錢平易近人,造工精簡可靠的底片機,Konica S2 auto。本文的這台,也是筆者親自全機整修,由內到外,都很清楚。

Ricoh XR500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前言: 今天來介紹一下 Ricoh XR500。在今天來說 Ricoh 的底片機不算特別有名,不過 Ricoh 也是歷史悠久的一間公司,雖然其底片機沒像 Nikon 或 後來的Canon 那麼成功,不過的確也有不錯的產品,評價也不錯。在這個「名牌子」百物騰貴的年代,依然是值得考濾的,就簡短的介紹一下吧。

Nikon F4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 前言: 終於要來到這一篇了。2021疫情問題,文章被耽誤很久;很多事情節奏都被打亂了,各種事情忙得不可開交,然後升2級防疫時,一口氣丟了累計一年房租的案子,嗚呼。正好有時間,來寫 Nikon 在相機界的重大里程碑之一,王者-Nikon F4。筆者花了很多時間來整理資料和處理圖片,希望給防疫而待在家中的各位,消磨一下時間吧。

Nikon EL/EL2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前言: Nikon EL 系列是筆早最喜歡的 Nikon 早期機身,這兩台都是筆者親自全機整修的,對他們的設計有相當的了解。目前底片時場微熱,不少中階機身因為小有名氣被炒出天價。其實 EL 系列亦相當直得追捧(可能因此大家看到是non-AI就怕怕了?), 今天借這個機會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 由於 EL 跟 EL2 在機身設計上很接近,所以筆者決定放在同一篇討論。

Nikon FE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 前言: 近年,底片機又有點微熱,也有人來問筆者怎麼選。當中 FM2 的價格被拉得滿高的,其中一個原因是知名度比較高,但其實Nikon 還有很多很棒的傳統底片機可以考濾。當中 FE 是筆者最推薦的,cp值高,性能又整全,這篇就來好好介紹一下,讓大家認識 Nikon FE !

canon 50mm f0.95 L39 拆解 修理

 前言: 這次我們來看看 canon 50mm f0.95 L39 這隻大眼睛鏡頭。這是用在L39 接環上的,不過由於鏡頭太大,所以是採用外扣式安裝,而不是一般的螺入式,所以結構上會多一些些東西。 鏡頭後組鏡片明顯發霉,整體有些小霉小灰塵,對焦環過緊。不過這篇只有講解拆解後組鏡的部分,還有跟各位分析一下為什麼後組鏡內部會發霉。 雖然看筆者拆起來好像不難,但這隻鏡頭要注意的細節比較多,不建議沒經驗的人隨便拆。 單手拍照,有震到的地方請見諒 (〒︿〒)。

Ricoh 50mm f2.0 RIKENON 拆解 修理

前言: 這次來整修的是  Ricoh 50mm f2.0 RIKENON (K-mount) ,鏡頭明顯發霉,不過其他作動都正常。 Ricoh 50mm f2.0 規格有數個版本,主要分別有鍍膜上不同(網路上評價都算正面),設計上一不一樣就不知道了,不過相信也是類似的;而這篇只針對 Ricoh 50mm f2.0 RIKENON (K-mount) 這一隻作討論。 造工來說,嗯,Ricoh 50mm f2.0 RIKENON 算是普通套頭鏡,用料跟 Nikon 的 E-Series 接近,都使用比較多的膠料,但需要的地方還是用上金屬的,所以在可靠性上還是可以的。 就拆解而言,不算困難,不過膠料的部件還是要小心為上。

Nikon AIS 35mm f2.5 E-series 拆解 修理

 前言: 這次要修的是 Nikon 35mm f2.5 E-series,鏡頭對焦時手感異常,而且會發出一些尖銳的聲音。這次的整修並不困難,不過剛好可以反映鏡的選材和造工狀況,所以就寫這一篇吧。 Nikon E-Series 算是當年比較低階的鏡頭,然後筆者也修理過當中 28mm、50mm、100mm,70-210mm f4 所以對 E-Series 的結構有不錯的了解,然後 E-series 的定焦結構上都不算複雜,造工上也算可靠的,不是容易故障的類型。 這次故障的原因跟鏡頭用料的選材有關,顯然 E-Series 鏡頭作為主打底價市場的鏡頭,在選材上不是最好的,經過長時候使用,也會出現一些小問題,這次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。

Sigma 35mm f1.4 ART 拆解 修理

 前言: 這幾天收到一支Sigma 35mm f1.4 ART ,鏡主反映,鏡身 無故 出現明顯鬆動,沒有撞、跌的情況,但拍照、對焦、光圈操作等都沒問題;要拆拆看才知道狀況。 後來發現鏡頭設計存在一些不足(每支鏡頭都可能不一樣,但最少這支是這樣),只是一個小原因,不過可以引起嚴重的問題。由於操作並不困難,如果有遇到同樣的問題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著筆者一起操作看看。 (注:拆鏡頭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使用技巧,而且出錯時有可能弄壞器材,建議有動手能力的人再跟著做。如果對這方面無感,建議送修比較安全囉~)

Leitz Summar 5cm f2.0 拆解 修理

 前言: 早陣子在街上走著隨拍,剛好路過 管大師 的工作室,因為看到內部陳列著很多相機,就被吸引進去了(人家又不是開放給你參觀!遮臉 (๑¯∀¯๑) )。然後 管大師 的收藏真的很利害,我們就閒聊了一下,沒想到 管大師 竟然知道我是誰,實在受寵若驚!原來因為之前有攝友拿器材給筆者整修,剛好又是大家的共同朋友。 然後筆者發現門口附近塵封著一隻 leica (那時候還叫Leitz) 鏡頭, 管大師 說是已經報廢了;因為筆者剛好想寫文章,所以就請 管大師  借筆者拆解,然後大師欣然答應了。 這次筆者沒有把鏡頭修好(也修不好),但就一起來看看這隻鏡頭內部長怎樣,討論一下造工。 關於   管大師  的作品,大家可以看這裡: 管伯伯藍曬魂  (FB專頁)

Nikon D61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2)

Nikon D61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1) Nikon D61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2) Part2 D610的實戰感想篇。 當然,一台相機,最重要就是實戰體驗。所以筆者來跟各位一邊看樣本照,一邊來討論吧~  機身外觀設計和手感的部分,請參考Part1。

Nikon F401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這次我們來介紹 Nikon F401。  前言: Nikon F401 於1987年推出(F4是1988),這是相機革命性的年代,相機開始步入自動化,這段時期引入了自動對焦、更多的自動模式、自動捲片、自動回片等功能。同時整個相機市場亦開始走入平民化,不再只是像軍用或專業級的產品,而Nikon F401 正是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延生的。

Nikon D61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1)

Nikon D61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1) Nikon D61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2) 這次來介紹,這次筆者為了評測D610特地入了一台二手的來評測(用一段時間後又轉讓出去了XD,如果大家有機身借筆者評測,隨時歡迎!)。D610 於2012年推出,有全面的操作性,有雙SD卡插槽,電池手把接點等專業機擴充性。對於非極端題材攝影而言,算是一台很好的機身。就2020年12月,二手價在 NTD:10,000~14,000左右,考濾到是一台全幅機,對於需要畫質及壓縮感的朋友,確實是個CP值很高的選擇。 本文不討論規格,只講使用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