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老鏡」標籤的文章

Haiou-64 58mm f2.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圖片
簡介: 這次要介紹的是 Haiou-64 58mm f2.0,Haiou 是中國老相機品牌。而這支 Haiou-64 傳聞是"抄考"俄國 Helios-44m 58mm f2.0,而 Helios-44m 58mm f2.0 則是"抄考" Carl Zeiss biotar 58mm f2.0,沒錯,就是頂頂有名的 biotar設計。當然,抄考的話表現也不會完全一樣,本文只會作一支獨立的鏡頭作討論。 關於biotar設計,其特點在於較大光圈(當年來說),中央銳度表現佳,但有比較多的二線性及口徑蝕(嚴重邊緣貓眼散景),也就是說缺點都在散景上,但今天卻成了玩味鏡頭。本文是用在 Fujifilm XT-100 上拍攝,很大程度上避開了他的缺點。反過來說,也看不到他全部的表現,但還是希望給讀者參考一下。 (補充) 對於Fujifilm X系統(APSC)而言,普遍鏡頭較貴,當中50mm上下的鏡頭亦比傳統全片幅(FX)鏡頭貴上不少,在FX而言,50mm標準鏡基本上都是最易入口的,而且很好買到。就早年一些已經停產的接環鏡頭而言,50mm 的二手價相當低,而且唯一的主要價值就是轉接到現在的無反相機上。比如本篇的 Haiou-64 58mm f2.0 是 Minolta MD接環,銀嘴版本。 HAIOU 在台灣應該找不太到,國外二手也不好找,但由於表現與俄羅斯鏡相近,除非是收藏用途,不然也不會太貴。這管是筆者家傳。俄鏡的 Helios-44m 58mm f2.0 m42接環,二手價 NTD:1500~2500左右,給大家參考。 6片光圈葉片。最近對焦58cm。使用52mm濾鏡。 本文分為以下部分: 1.評價 2.外觀介紹 3.實拍評測  4.總結及建言 1.評價: 當年鏡頭的造工其實相當好,設計簡單直接耐用,所以在造工上其實沒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(本站有拆解修理文,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其造工結構)。光學表現方面,雖然說是抄考別人的設計,更有人說俄國的 Helios-44m 58mm f2.0 基本上就是 Carl Zeiss biotar 58mm f2.0 仿製品,但是聽用過的人說,表現其實並不完全一樣。而 Haiou-64 58mm f2.0 單純論畫質的規格表現,當然比不過近代鏡頭,尤其抗眩光...

Nikon 手動鏡分類

圖片
這篇主要介紹 Nikon F接環 原廠 手動鏡頭的分類,這篇 不是 寫鏡頭歷史 ,而是 幫助大家在購買時 ,知道那些是比較新的,或是不是可以用在現代數位機身上。 目前, Nikon   F接環  所有鏡頭主要有 3類 1.手動鏡 (自1950年代) 2.自動鏡,但鏡身無馬達 (自1980年代末期) 3.自動鏡,鏡身有馬達 (自1990年代中期) 2、3類比較近年,資料也比較多,本篇只討論 第1類 - 手動鏡 。 手動鏡就是手動鏡,有什麼好討論的? 但如果有對Nikon老鏡有購買經驗的人,就會發現,Nikon 老鏡,有 AIS , AI , non - AI  。但有時還會出現 大P版本、大K版本、S.C版本、Auto ,跟本不知道什麼是什麼的。加上有些網路店家資料存在錯誤,有時候就不知道那個選擇比較好、CP值比較高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分界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其實Nikon 手動鏡, 可以分成 5個時期 ,每個時期都是對上一代鏡頭作出修正、改善 或 完全重新設計。分類都可以直接由鏡頭上的名牌知道。 下面 只寫有助分類的資料 。年份只是大約。 第一時期:原始世代 英文字母( 1950年代~1970年代) 這是Nikon F接環, 最早期的鏡頭 。名牌環寫的是: 1.Nippon Kogaku Japan  (第一時期,後期的鏡頭改成現在的 Nikon 字樣,一直用到今天) 2.Nikkor - 英文字 (英文字母代表鏡片的數目)  如 Nikkro-P 、 Nikkor-T、Nikkor-S 這時期的鏡頭,始終是初代產品;不同版本上,標示上有些不一致。一般是銀色濾鏡接口。名牌上會有Auto 字樣,代表可以全開光圈測光。這個是 F接環 最早一代的鏡頭,鏡身與光學設計未達最完善。Non-AI 鏡頭,由於光圈環設計不同,不能用於近代機身,就算可以裝上去,也有損壞機身AI連動杆的可能性;Nikon DF除外。 兔耳有洞。 第二時期:鍍膜時期 .C年代 (  1970年代初) 與第一時期的鏡頭外觀設計相似,但是 加入鍍膜 (coati...

CANON 35-70mm f3.5-4.5 最便宜的全片標準鏡(Part2-實拍篇)

圖片
CANON 35-70mm f3.5-4.5 最便宜的全片標準鏡(Part1-開箱篇) CANON 35-70mm f3.5-4.5 最便宜的全片標準鏡(Part2-實拍篇) 這一篇是講canon 35-70mm f3.5-4.5的實拍,如果想了解這支鏡頭,建議先去看看part1的鏡頭介紹哦。 這篇會以圖文說明為主。測試機身為canon 5D。沒有比把鏡頭拿出門拍照,更真實了解一支鏡頭。去圖! 先來看解像力。先說明解像力不能代表鏡頭的好壞,就像紅酒不是看酒精濃度決定好壞! ^原圖 70mm, iso 400, f4.5,快門1/250 ^放大 放大後可以看到一些輕微的紫邊,但連草穗上的種子都可以看得,解像力還算不俗。筆者覺得可以! 先來是一些街頭隨拍,不過筆者都是邊走邊拍,影像難免不是很稅利。 ^色彩忠實現場環境。表現上還不錯,紅、綠、藍,都有真實還原。(70mm, iso 200, f4.5,快門1/30) ^對焦速度足夠應付生活隨拍,街拍對焦沒有迷焦,對不準等情況。細節表現都不錯。對比度剛好。不說都不知道是一支老鏡頭呢!。(68mm, iso800 ,f4.5,快門1/60) ^焦段實用,筆者喜歡它的色彩真實,而且鏡頭便利性高! 這一張我一跳出來拍完就跑回去,如果是大鏡頭,主角恐怕反應不會太自然。實在兵貴神速,輕巧快捷也是鏡頭的重要性能之一。(35mm, iso800, f3.5, 快門1/60) ^這一張的拍攝環境比較暗,主要看鏡頭的暗部細節保留。在偏暗環境下的色彩表現比較淡。但整體而言是可以接受,別忘了iso用得比較高亦會對色彩表現造一定影響。另外老鏡頭沒有防手震功能,不利低快門攝影;不過由於鏡頭只有245g,有助筆者穩定器材拍攝。如果拿的是24-70mm f2.8 就算有防手震功能,但因為比較重,增加手震的機會,實際上可能只是打個平手,不見得對畫面穩定有極大的幫助。上面這句只是台舉這支35-70mm,事實上筆者拿24-70mm f2.8 VC 可以用快門1/5來拍這張,不過想大家了解到鏡一頭較輕對拍攝一張穩定的照片有幫助,而如果關掉VC,以24-70的重量,實在會增加穩定的難度。(35mm, iso 1250, f3.5 ,快門1/30) 再來看些鏡頭的光學表現和實際狀況。...

CANON 35-70mm f3.5-4.5 最便宜的全片標準鏡(Part1-開箱篇)

圖片
CANON 35-70mm f3.5-4.5 最便宜的全片標準鏡(Part1-開箱篇) CANON 35-70mm f3.5-4.5 最便宜的全片標準鏡(Part2-實拍篇) Canon 35-70mm f3.5-4.5 這支鏡頭年代 久 遠,已 經 要追溯到底片時代;有對焦窗口的版本;討 論 的人不多。但應 該 是 canon 可 以 買到最便 宜 的全片幅標 準 鏡頭了。 35-70mm 涵蓋 了一些常用的焦段,雖 然 比起近年一些 24-70 或 24-120 的鏡頭來說少了不少焦段,但 35-70 依 然涵蓋 了常用的一部分,而 且 價 格 差不多只是上 述 鏡頭一個保 護 鏡的價位。從另一個方面看, 35-70mm 這支反而超輕 巧 而 且 便宜,如 果 對畫質沒有很有要求的話,這支是個輕便出門的好選 擇 。 推出年份:1987年 重量:245g 放大倍率:0.2 馬達:AF馬達 接口:CANON EF接口 大小: 70 x 63 mm 濾鏡大小:52 mm 光圈片數:5片 最大光圈:3.5 最小光圈:29 最近對焦距離:39 cm 出門都真的用上24的廣角和光圈2.8嗎?Canon 35-70mm f3.5-4.5 比DX鏡18-55mm f3.5-5.6還要小,差不多和50mm f1.8相約,不過高一點點。   論鏡頭鏡造工的話,鏡頭外部全膠料,接環是金 屬 的。設計上,最尾的鏡組是固定的,不容 易 把灰 塵 吸進去。鏡頭變焦時只會在內部伸 縮 ,不會凸出長長一節出來。對焦 為 外對焦,但伸 縮 幅度不大。而鏡身上有 M/AF 轉換按 鈕 ,在 AF 時對焦環不會跟著轉,比起數碼時代的入門鏡還要細心。對焦環的手感一般,變焦環則是還不錯。整 體 而言觸感普 通 ,因 為 膠料鏡身,沒有鏡頭應 該 有的沉重實在之感。如果希 望 鏡頭可 以 抵受一定程度上的撞 擊 、壓力等等的話,這支鏡頭可 以 不予 考 濾。但筆者用似日常生活攝 影 則大大受惠於這支鏡頭的大小和重量。而操作手感亦算不錯。 ^短小,身材和50mm f1.8相約,不過高一點點。對焦為無限遠時最短。 ^最近對焦時最長。變焦不影響長短。所以最長就這樣而已。MACRO放大率不算很大,生活上夠用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