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

Nikkormat(Nikon) FTn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前言: 本部落格以推廣攝影為目的,通常介紹一些cp值高的攝影器材,那當然不少得一些好用的底片機。所以本篇就要來介紹 Nikkormat FTn。Nikkormat 是當年nikon使用的舊稱,同樣是使用Nikon F接環(同今)。 Nikkormat FTn 於 1967年推出,距今2020年有50個年頭了。當然機能自然不能與現在的數位混為一談,但對於攝影愛好者而言,還是非常值得介紹的,另外當然就是二手價低得不行(一般在NTD:2000內,筆者有看過功能正常在 NTD:1000~1300的。),非常好入口(整修過的會貴上不少,看個人預算選擇;這種 「真.純機械相機」,壽命絕對完爆現在市面上的其他類似產品,實屬超值)。感想的部分要留在評價,具體硬件規格會留在外觀設計那邊介紹。 FT系是是旗艦 大F 下的內置測光版本,雖然沒有換頭的功能,也比 大F 少一些標示設定,但勝任絕大多用途。可視為FM的前身。都是使用機器式快門延時結構。這裡討論的途了 大F 其他機身都是用縱走式快門。一般認為較新的縱走式快門是比較好的設計,大F 使用行走式的,是因為大F 的設計源於S3,而S3那時候,還是以行走式的作主流。

如何分辨鏡頭有無被拆解

 前言: 最近有朋友來問筆者,關於買二手鏡的檢測問題。當中,買二手鏡的人,對於鏡頭不見得是經驗豐富的,特別對於近代鏡頭而言,主要講求功能正常,當中其中一個指標,當然是有沒有送修或被拆解過。可是,鏡頭也可能是二手轉三手,或賣家不一定會清楚/不說明白,這樣,有自行檢測的能力就很重要了。 補充:這是針對近3c鏡頭而言,老鏡結構比較機械,亦可能經歷過大大小小的保養,有沒有拆過就不見得太重要了。畢竟近代3c鏡頭,好好的不會跑去拆,加上拆解和組裝的手工亦會影響鏡頭日後的使用狀況( 包括手感和組裝的可靠性),所以被拆過通常不見得狀況是最好的,如果有被拆的痕跡加上使用上有些瑕疵,就足以判斷鏡頭是有問題的,就不太建議當成良品/功能正常品購買。

Nikon AIS 50mm f1.8 E-series 拆解 修理

  前言:  這次要拆的是 Nikon AIS 50mm f1.8 E-series ,這隻是筆者自己的鏡頭,買回來時光圈有油,當時只用簡單的方法處理,過了些日子,油又跑出來了,果然做事不能半吊子。雖然目前不影響使用,還是認認真真的處理掉吧,這隻花不了多少時間。 這隻鏡頭並不難拆,事實上 E-Series 的鏡頭設計都相對簡單,但又不失可靠性;值得一起來看看他的設計。 雖然這次修理不困難,但筆者的修理文通常都是跟鏡片或對焦鏡筒有關,所以這次拆光圈環的部分,還是來寫一篇吧。

Nikon AIS 28mm f3.5 拆解 修理

前言:  這次要修的是 Nikon AIS 28mm f3.5 ,送修的原因是成像不清晰。 Nikon AIS 28mm f3.5 算不上高端鏡頭,不過當年AI鏡頭造工還是不俗的,應該不是容易出問題的鏡頭,除非......

Minolta 55mm f1.8 PF 拆解 修理

 前言: 這次要修理的是 Minolta 55mm f1.8 Rokkor-PF,鏡頭對無手感過緊/不順,而且內部發霉。相當古老的機械,但修起來賞心悅目。整個結構和造工誠意滿滿;讓人感到,設計者是想讓他見證百年的風光人事。 說到這支 Minolta 55mm f1.8 Rokkor-PF,1958年推出,至今(2020)已經62年了!從鏡尾沒有螺絲,就大約可以知道是什麼時期的鏡頭。造工上是坦克級的,整支鏡頭都是金屬結構,結構簡單有效,保養得當,應該會活得比主人的孫子還要久。 對比現在鏡3c鏡頭,造工能撐個10年就不錯了,要撐50年應該不太可能,畢竟現在業者的心態不同,就邀請各位一起來看看60年前的"鏡心"工藝吧~ 總結在最下方。 (單手拍照,照得不夠清晰請見諒。)

Canon FD 50mm f1.4 拆解 修理

前陣子在忙,沒更新一段時間。筆者寫文章是為了分享知識見聞,奈何圈子不大,成效不算特別高,有想過拍影片,可是單槍匹馬有點分身不來,如果有大家有什麼建議,歡迎留言。 另外,也請各位讀者可以追蹤及分享本部落格給親朋好友知道。

老鏡陷阱,必看!

 前言: 這些年來,筆者接觸過的鏡頭並不少,走過的坑也多,本篇將會跟各位分享一常常見的老鏡陷阱,免得大家陷入苦海。 筆者非常建議各位花比較恰當的價錢,買一些口碑較好的鏡頭群,這樣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問題;但對於一些老鏡陷阱,還是不可不知。 本篇拿了一支老舊sigma鏡頭當例子,並沒有針對個別品牌的意思,但部分品牌的老鏡的確常常出狀況;當然,其實就連部分大廠的鏡頭也可能會有“通病“,這種情況只能事前做好功課了解(比如看看筆者的文章.w.)。

FIVE STAR 500mm f8.0 拆解 修理

  前言: 這次來了支比較特殊的鏡頭 FIVE STAR 500mm f8.0 ,要處理的是鏡頭發霉(嚴重),鏡筒變形,還有一些其他校正。雖然鏡頭價值已經不高,不過拆解應該並不困難,所以還是修修看吧~ 這是一支非反射式鏡頭,手動對焦。筆者也是第一支拆解這個品牌的鏡頭,不過日製鏡頭設計都類似,應該是可以處理的,順便也跟各位一起看看鏡頭的造工如何。 總結在最下方。

Vivitar 24-48mm f3.8 Series1 拆解 修理

前言: 這次處理的是一支 Vivitar 24-48mm f3.8 Series1 (Canon FD 接環) ,鏡頭狀況是對焦環無法正常作動,原因是在於鏡筒因為錯誤的拆解過程而變形,處理起來是非常的麻煩。因為是修理文,同樣是不會討論畫質表現,只會談談鏡頭造工和結構。 Vivitar 24-35mm f3.8 Series1 ,網路資料說是由Kiron代工。在當年廣角恆定變焦可是很高的規格,但這個年頭,最廣到 24mm 已經常常出現在一般標準鏡中,算不上非常有價值的鏡頭。不過請修的人說台北的師傅說無法修理(鏡頭由國外買回來就已經是故障),所以就來挑戰看看吧! 老鏡修復就像請救文物,不像近化3c鏡頭一樣可能輕易換零件。這次鏡頭故障的成因,筆者推測是過往的人錯誤拆解鏡頭引起。筆者必須強調,拆老鏡真的要大分小心,雖然很多人說老鏡設計很簡單,拆一拆不會怎樣,但事實亦是,老鏡一般不太輕易找到零件替換,如果過過程出包,損害到零件,只好摸摸鼻子,認命了吧。很多時候,不過就是無心之失,足夠摧毀一支,本來沒什麼大問題的鏡頭。嗯,所以還是交給專業的吧,值得的。 這次不是個原整的拆解文,因為鏡頭內部有很多油,所以拆到一半就沒怎麼拍照記錄了(手太油不方便),所以真正修復鏡筒的部分沒有太多照片。不過還是足夠跟各位一起看看這支鏡頭的造工和結構。 總結在最下方。 (單手拍照,照得不夠清晰請見諒。)

Fujifilm XF 27mm f2.8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簡介: Fujifilm XF 27mm f2.8 於 2013 年推出的餅乾鏡,到目前(2020)還是Fujifilm X系統 最小巧的鏡頭(沒有之一)。只有 23mm厚,重78g,鏡頭的小巧程度,可比隨拍機的鏡頭,而且整體表現都不錯。比起其他Fujifilm XF系的鏡頭,拿掉了光圈環,光圈會改由機身轉盤操作。7片光圈葉片。使用39mm濾鏡。鏡片設計 7片 5組,沒錯,薄薄的鏡頭就有7片鏡片。最近對焦 0.36m,提供 1:10 的放大率。

Vivitar 105mm f2.5 Series1 拆解 修理

前言: 這次要修復 Vivitar 105mm f2.5 Series1 macro (Nikon F接環版本) 對焦阻力不暢順,部分位置非常緊,一開始猜測可能是鏡筒變形,但其實不是。  Vivitar Series1 在當年有不錯的名氣,而這支 Vivitar 105mm f2.5 Series1  更是當中比較受歡迎的。就筆者所知 Vivitar 105mm f2.5 Series1 由 Kiron 代工,而 Kiron 亦有一支 105mm f2.8 的微距鏡,長得非常像。  Vivitar 105mm f2.5 Series1  雖然小有氣名,二手價格亦一直居高不下。但網路上的修理文近乎沒有,筆者亦一直想知道這支鏡頭的結構和造工如何,所以這次順便來跟大家分享一下。  Vivitar 105mm f2.5 Series1 macro 由於鏡筒設計比較複雜,並不算容易拆解,打算參考本文DIY的朋友,拆解前要三思。 總結在最下方。 (單手拍照,照得不夠清晰請見諒。)

Fujinon 55mm f1.8 EBC 拆解 修理

前言: 這次來修復 Fujinon 55mm f1.8 EBC (M42接環),對焦環只能空轉,無法帶動對焦的問題。這次的鏡頭,跟上次 Fujinon 50m f1.4 EBC 是同一位主人,看來是 Fujinon 鏡頭愛好者。的確,Fujinon EBC 在造工和表現都是很優異的。 這次修復,無需深度拆解,但難度卻也不算低。不過就無法讓各位讀者深入了解鏡頭的結構了,所以算是一篇比較簡單的文章。 總結在最下方。 (單手拍照,照得不夠清晰請見諒。)

Fujinon 50mm f1.4 EBC 拆解 修理

前言: 這次收到一支 Fujinon 50mm f1.4 EBC (M42 接環),要修理對焦環過緊。Fujinon EBC 亦算是老鏡當中小有名氣的系列,造工亦是相當的好。本篇就分享一下修理的過程,順便評論一下 Fujinon 50mm f1.4 EBC 的結構和造工。 這次的 Fujinon 被前人修理過,留下不少痕跡,方式亦比較粗暴,增加了這次修理的難度,順便也跟大家一起增廣見聞。 說真的,修鏡頭要交給專業的,花點錢換個有質素的保養,通常都可以用非常長的時間,而且表現穩定,用起來也安心。近代鏡可能是3C,但老鏡是藝術品,怎麼可以輕率呢! 總結在最下方。 (單手拍照,照得不夠清晰請見諒。)

Helio-81H 50mm f2.0 拆解 修理

前言: 這次來拆解 Helio-81H 50mm f2.0 並修理光圈出油的問題,順便分析一下這支俄羅斯鏡頭的造工。這支是 Nikon F環版本。本篇不談光學表現,只談結構和造工,也給需要拆解這支鏡頭的朋友作參考。總結在最下方。 (單手拍照,照得不夠清晰請見諒。)

NikonF - FujifilmX 轉接環 (銀紋)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這篇來分享一下筆者早前買的 Nikon F-mount 轉 Fujifilm X-mount 的轉接環,使得 Nikon 鏡頭可以用在 Fujifilm 上。筆者主要分享一下使用心得,及評價一下,給各位參考。 本文分成3部分: 1.評價: 2.外觀實拍: 3.總結: 1.評價: 評價寫最前,省大家時間。這隻 Nikon AI(G) to Fujifilm XF 的轉接環(接環上無品牌名稱),可通過接環調整鏡頭光圈(無段式),沒有電子接點。雖然說是評測,不過其實就是筆者的真實使用體驗啦。 不貴,也算輕巧,造工也算不錯,但設計上有些明顯缺陷,使用體驗一般(尤其使用有光圈環的鏡頭時);廠商對 Nikon 鏡頭的了解未夠深,設計存在風險(下文有圖)。市面上有很多其他選擇,不推薦這隻。 2.外觀實拍:

Fujifilm XF 27mm f2.8 拆解 修理

感謝 IG: huah.lun.1168 捐出鏡頭,使得本站文章更多姿多彩,亦為廣大讀者增長見聞之用。 前言: 筆者今天收到一支因為撞擊而引起故障的 Fujifilm XF 27mm f2.8 ,開機後會馬上報錯,並鎖機。這是一支 Fujifilm 於 2013年推出的餅乾鏡,定價不高,小巧輕便。這次不談光學表現,只談造工、結構,並看看能不能找出故障成因及如何避免。大家就一起來看看這支 Fujifilm XF 27mm f2.8 內部長怎樣吧~ 同時,亦給想拆解鏡頭的朋友一些參考。你會需要準備:日規十字螺絲起子、酒精、薄金屬片,還有一雙精細的手和足夠的耐心...  坦白說,這支鏡頭並不算難拆,不過部件比較迷你,而且鏡體主要是膠料,不能用力過猛,更不能粗心大意。

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3) (功能)

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1)  (X-Pro 3 的定位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2) (機身設計及手感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3) (功能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4) (樣本及討論 + 總結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5) ( MHG-XPRO3 把手 ) (最後更新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3) 說到 X-Pro 3,值得討論的,不外乎就是對焦表現和類OVF。 啊,對了,還有電量。

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2) (機身設計及手感)

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1)  (X-Pro 3 的定位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2) (機身設計及手感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3) (功能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4) (樣本及討論 + 總結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5) ( MHG-XPRO3 把手 ) (最後更新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2) 看完上文,大家應該了解到 X-Pro3 大概是怎樣概念下誕生的相機,接下來,我們移步到使用使用感受,包括手感、操作、畫質 等等。因為一台相機的規格,無論多麼高大上,只要有一~二個致命缺點,都足以打擊整個使用體驗。 ---------------- 機身設計及手感: ------------- Fujifilm 在這方面的確很強,實在太強了,拿在手上的感覺就是 紮實、順手、好用。 首先,拿在手上的感覺,非常紮實。雖然不像Nikon 單眼一樣有大大的手把設計,會有握得很固的感覺,但拿在手上,重如同重拾拿135mm底片機械機那種實在的手感,只不過 X-Pro 3 要輕上不少(只有500g)。另外,不知道是因為鈦金屬還是機殼塗層,摸起來沒有常見的鋁鎂合金那種涼涼的感覺。(機身顏色當然選全黑才有潛行感。) 曝光補償轉盤,內嵌於機身,當用使用下翻螢幕,把相機放在腰平,並用母指按快門時,母指不會被頂到。 按鈕都在恰當的地方,手感回饋都很好。真的要摸過才懂,就是那種:啊!就是要這樣的感覺和觸感。實際使用下,一邊拍照一邊操作,也不會有那種不知有沒有按到的遲疑,按鈕反應亦很快。小LCD 可以設定成顯示拍攝參數,而且可以自定每個位置顯示什麼 ;功能上如同單眼的機頂螢幕(不過 X-Pro 3 的小LCD 不能發亮),省電同時,有助快速查看參數,在筆者看來,這絕對是非常重要的。 下翻螢幕,筆者認為最實用的地方在於用作腰平取景,筆者確實也常會使用,對於街拍 如:小孩、坐下的人 等等,其實非常有用,無需明顯地把相機舉起來,或者大動作蹲下,大大減少影響畫面的機會。另外,這次 X-Pro 3  螢幕的

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4) (樣本及討論 + 總結)

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1)  (X-Pro 3 的定位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2) (機身設計及手感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3) (功能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4) (樣本及討論 + 總結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5) ( MHG-XPRO3 把手 ) (最後更新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4) 筆者最看重實戰表現。 ---------------- 實拍及討論:--------------- Fujifilm X-Pro 3 跟 X-T3 的畫面輸出引擎基本一樣,是富士最高表現梯隊。然而這樣說並沒有什麼意義,因為街拍最看重的是故事性,畫質倒是其次。那麼就筆者慣用 Nikon 相機來看 Fujifilm X-Pro 3 的低iso畫質絕對是非常的好,成色、層次表現,都完全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。倒是高感向來不是 Fujifilm 的強項,這麼一台 2019年的機身,原生 ISO 160~12800,規格上沒什麼驚人,高感表現也只算情理之內,但除非你是蝙蝠俠,不然其實也沒有用到上萬iso的道理,而且使用 X-Pro 3 的人,大多建議配支定焦,一來小巧適合街拍,也一定程度上可以應該較暗的情況。 iso 160,光圈 f4.0,快門 1/500。XF 35mm f2.0(有微調整)(2022年2月19日 更新) 又經過一段時間使用。Fujifilm 的發色實在很優美,無論是小品日常、人像、風景,都很合適。特別對於高光部分,表達相對柔和。顏色亦好調整。對於隨拍,想輕鬆出圖而言,這樣的相機最好不過。 iso 160,光圈 f5.6,快門 1/280。XF 27mm f2.8(有微調整)(2022年2月19日 更新) 筆者對於 Fujifilm x-trans 這一代的表現,覺得相當驚艷,筆者從前拍風景,都是用 Nikon D810 的,如果對 Nikon 有一點認識,一定會知道 D810 是拍風景的神器(後續的 D850 又更勝一籌),但總的來說,筆者對這方面的標準,還是滿高的。當然,X-Pro3 比起

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1) (X-Pro 3 的定位)

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1)  (X-Pro 3 的定位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2) (機身設計及手感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3) (功能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4) (樣本及討論 + 總結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5) ( MHG-XPRO3 把手 ) (最後更新) FUJIFILM X-Pro3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(Part 1) 今天筆者要來談談 Fujifilm X-Pro3 這台引人入勝的相機,實在讓筆者無法抗拒,必定要入手的一台。開始之前,筆者要先跟各位談談 X-Pro3 的定位,而不是一味的富士吹。 另外,筆者必須說明,本Blog都是筆者個人的使用體驗,自費購買,個人使用,非租借器材試用評測,也沒有受到任何型式的讚助,本文皆出自個人意志和興趣,旨在分享使用體驗,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文章。(影遊樂園) 因為有讀者反映單個頁面內容太多,比較難查閱,所以這次分多 Part。 ---------------- X-Pro 3 的定位:------------ 專業街拍相機。沒錯,他跟X-T3這種通用性很高的相機不同, X-Pro3 有相當明確的定位(街拍),也就是說,在其他方面,X-Pro3 不是最理想的器材。比如很多人靠腰(抱怨),機背是個小LCD,而且螢幕要反下來才看到,那是因為 X-Pro3 設定上,不是給你拍一張看一張的拍攝方式。而小LCD 用途正如單眼的機頂螢幕,給你快速調整及確認參數而用。(雖然小LCD亦可以用來顯示色調檔,看起來有點底片年代的情懷,不過筆者真心認為沒什麼實用性。) 通常街拍沒有 take two 的機會,因為當你拿著器材,已經拍到什麼並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,你能不能拍到你當下想要的畫面。所以一般來說,你只會不停拍拍拍,回去電腦再挑片,而不會在現場慢慢看照片。但如果你是拍人像、旅遊風景,你會經常回播照片,確定有沒有拍到想要的畫面,並且再作調整拍攝,那麼 X-Pro3 會拖慢你整個流程,那麼你確實挑錯相機了,X-T3/X-T4 會更香。 另外,會入手 X-Pro3,最大的原因之一,當然就

Tokina AF 100mm f2.8 Macro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簡介: Tokina 100mm f2.8 Macro, 發表於2005年,Nikon 版為AF,需機身馬達方可對焦。最近對焦距對約30cm。使用外對焦,當拍攝1:1時,鏡頭離目標只有 cm。最小光圈於 1:1 時達 f 64。二手價大約是 TWD 7,000~10,000 (2019年5月),以2005年才推出的鏡頭而言,相當便宜。 Nikon 系統: (參考價錢為二手價格) Nikon AF-S 105mm f2.8 G Micro   (2006年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TWD:15,000~19,000 Nikon AF 105mm f2.8 D Micro      (1993年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已停產)      TWD:6,500~9,000  Nikon MF 105mm f2.5    阿富汗少女鏡(AI版本1977)      (已停產)      TWD:5,000~7,000    Nikon AF 105mm f2.0 DC        (1993年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已停產)       TWD:18,000~22,000          Tokina AF 100mm f2.8 Macro  (2005年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TWD:7,000~10,000 本文分為以下部分: 1.評價 2.外觀介紹 3.實拍評測  4.總結及建言 評價: 這支算比較冷門,Tokina 實在沒出太多好鏡頭😛,是有出過CP值不錯的廣角DX鏡、畫質出色的24-70mm f2.8 FX,但對焦表現一般。論及真正表現最出色,可以與一眾頂級鏡頭比較的,似乎是沒有,唯一的例外,就是這支 Tokina 100mm f2.8 Macro,這一說,代表筆者對這支Tokina 相當推薦!(指的是這個版本,他出來之前還有一兩代。) 這邊用的人不算多,所以也沒太多討論,拿來比較過其他105mm的人又更少;但筆者基本都用過,比較過Nikon AI 105mm f2.5 、 Nikon 105mm f2.8 G、Ni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