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尼康」標籤的文章

Nikon AF-S 17-55mm f2.8 G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圖片
簡介: Nikon 17-55mm f2.8G DX 於2003年推出,生產至今未停產(2019年5月)。一手公司貨要價約 TWD 40,000,二手視年份及狀況約 TWD 20,000~11,000,一般來說10,000多幾千,就可以找到良品,性價比相當高。這是少數nikon 高質素的DX鏡頭。金屬鏡身。9片光圈葉片。重755g。使用77mm濾鏡。 本文分為以下部分: 1.評價 2.外觀介紹 3.實拍評測  4.總結及建言 評價: 這是少數Nikon 高質素的DX鏡頭,因為這個規格太重要(地位類似 Nikon 24-70mm f2.8 三大元之一),所以Nikon必須滿足這個需求。 這是一支實用性極高的鏡頭,等同DX版的 Nikon 24-70mm f2.8。造工極之良好,是唯一使用Nikon專業規格造工的DX鏡頭,完全是是Nikon 大三元的造工水準。 畫質上算是相當優秀,全開相當銳利,描寫力強,成色極佳,散景處理良好,紫邊有良好的控制,唯高光的圓形散景有時會出現洋蔥圈散景(見 3.實拍評測 的部分),不是什麼大問題。抗眩光表現較弱 。整體表現算很好,或者說瑕不掩瑜,只是如果你特別要用來拍 圓形散景或逆光,或許會有點失望。天下間沒有完美的鏡頭呀。 使用AF-S馬達,對焦相當的快。但就現在2019年,筆者用過鏡頭的水準來說(包括一些近年的三大元及砲級鏡頭(這些都是最強的性能怪物),他免強說得上是暴力對焦,但沒有到最快的一群。Nikon 17-55mm f2.8G DX是使用真正的環形超聲波馬達,提供相當良好的對焦性能。完全乎合實戰的需求。(Nikon有些極貴的定焦鏡頭,同樣叫AF-S,但其實使用的是安靜的微型馬達,性能比較差。) 就鏡頭的品質而言,沒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,因為這就是可以拿出門工作的鏡頭。 但時同,盡管品質極好,但鏡頭的大小和重量,並不算是適合居家出門的類型。事實上他大小和全片幅的 nikon 24-70mm f2.8相約,也就小一點點和輕一點點。 整體而言,就是優秀的工作鏡頭,而且二手價格很合理。如果筆者今天要永久把一支鏡頭貼在D500上,那就是這支17-55mm f2.8了。 17-55mm f2.8 DX vs 24-70mm f2.8 FX 接下來筆者簡單分享一下 17-5...

Nikon 尼康 D50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(part1)

圖片
Nikon 尼康 D50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(part1) Nikon 尼康 D50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(part2) 想寫這篇很久了,被一堆事拖到現在。每篇都是筆者實實在在的感受,想了解D500的朋友千萬別錯過。本篇主要是外觀設計評測和評價,關於功能和體驗的部分會在part2。 Nikon D500,Nikon的高階APSC機身。在此先給出評價: 評價: D500,對焦表現強悍,低光下依然有很好的表現。機身使用旗艦設計,雖未及D800系列的造工,但是近年DX機身中造工最好的。ISO25,600後的控噪表現有小許提升,對於要"拍"到畫面而言有一定幫助。前段ISO表現無明顯提升;高ISO控噪表現提升的代價是,使用了較小的2000萬像數感光元件,同時高光位置較易死白,動態範圍較同家的D7200小許下降。盡管如此,其性能表現,對於動態類攝影、活動攝影、低光環境而言,D500是一台無可取代的DX機身。 比較D7200,有2400萬像數(D500 只有2000萬),動態範圍較優勢;D500則是針對,高感和對焦表現而存在,日常攝影而言,D7200會是一台更好的機器。就高感方面,D500無勝過D7200太多,高感之下,大家都很爛,只是D500的上限較高,可以爛下去的空間較多,但整體而言,D500的控噪表現小許優出。當然對於記者,或者活動攝影而言,拍到畫面比較重要就對了,畫質是次要。所以大家不要期望D500的高ISO有明顯提升,其實並沒有。加上D500像數較少,高光位置較易死白,動態範圍小輸,在低感時D7200有較多優勢(就畫質而言)。 如果是活動攝影、夜間街拍、拍鳥類、拍小動物、舞台表演,筆者會帶D500。如果是人像、風景、日間街拍、旅行,夜景(用腳架長曝)筆者會帶D7200。 D7500是D500的降階版,但只有單卡,失去專業機身的資格。不作討論。 還有一點很重要,但對一般用家而言不常用到,就是緩存空間(buffer)。而D500用上XQD記憶卡,基本有無限buffer。相機連拍寫入記憶卡的速度有個上限,比如說D810一秒可以拍5張,但拍20張左右就會卡彈了(卡彈指不讓你拍照,快門按下去沒反應),因為檔案很大,資訊存入記憶卡需要時間。所以就算不是連拍,只要檔案生產的速度大於存入記憶卡的速度,就會卡彈(相機有內置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