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解 等效焦距 等效光圈
FF vs APSC vs M43 等效FF的 85mm 簡介: 這篇會說明 等效焦距、等效光圈。其實,等效xx 主要是用於 方便溝通與想像 。 開始時先問幾個問題,考考各位讀者,總結部分會給出答案: Q1. 不考濾鏡頭特性的差異,等效焦距下,兩台不同片幅相機由觀景窗看出去的畫面會 完全一樣 。 (A)是 (B)否 Q2.一支 25mm f1.8 用在M43相機上, 等效 全片幅的 50mm f4.0,所以 進光量 以 f4.0 計算。 (A)是 (B)否 Q3. 把一支 全片幅的 25mm f1.8 的鏡頭, 分別裝在 全片幅 和 M43 上拍攝,假設拍攝的參數一樣,兩張照片的 曝光一樣 。 (A)是 (B)否 等效焦距: 這個很常見,也很易懂。就是說,兩台不同片幅的相機,觀景窗看出去,在 視角上看起來一樣 ,我們就說這是 等效焦距 。 視角一樣,就是說,兩台相機,在同樣位置拍攝,會得到視角一樣的照片。 樣本照是晾曬中的衣服... 雖然不是美麗的圖片,但卻是很好的樣本,大家忍受一下傷眼:p。 比如上圖就以全幅85mm作參考。使用不同片幅,不同焦距,但在同樣位置拍攝,由於視角一樣,我們稱之"等效全幅的 85mm"。補充一下,M43 等效全幅是 x2 所以,42.5mm 在M43上,就等效全幅的 85mm;而APSC 等效全幅是 x1.5,而筆者用的是 58mm,所以 x 1.5 = 87mm ,所以並非完全等效,所以 58mm f1.8 的那張圖,看起來更近些,不過很多時我們並不是太在意幾mm的差別。 舉個例子,假設筆者沒用過M43,也不知道M43 片幅的大小,所以筆者看到攝友用一支42.5mm 的鏡頭,那麼筆者並不知道42.5mm 到底看出去是怎樣的。那麼只要攝友跟筆者說,就是等效全幅的 85mm 那麼筆者馬上就想像得到視角大約是怎樣了。 再舉個例子, 比如說 Kodak 178mm f2.5,用在4 x 5(就是一種早年的大底片相機,102mm x 127mm) 相機時的視角是怎樣?對於今天 全幅/FF/35mm底片最普及的年代,可能大家想像不太出來。我們知道 Nikon AF 180mm f2.8 D 用在 FF 機身上,是長焦距,可是那是給FF用的情況。但如果說 K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