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openbox」標籤的文章

Nikon AIS 50mm f1.4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圖片
   前言+介紹: Nikon 50mm f1.4  AI/AIS 可以說是 Nikon 最經典的鏡頭之一,用過的人也很多。筆者也不知道為什麼到了這時候才來介紹這支如此普及的鏡頭,反正若從前沒有,那就是今天吧。 Nikon 50mm f1.4 AI (1977推出)  和 AIS(1981推出) 版本,都使用同樣光學結構,主要差別是鏡身機械結構不同,後來的鏡頭鍍膜比較進步,但實際光學差異不大;鍍膜主要是抗眩光,眩光也會影響畫面的反差,特別是跟光線硬幹時可能有差異。反正這兩隻,二選一即可。 造工優異,幾十年下來,存活率高。 約重 250g ,7片光圈葉,使用52mm 濾鏡。

Nikon AI 50mm f1.2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圖片
 介紹: Nikon 50mm f1.2  AI/AIS 是一隻名氣滿大的鏡頭,價格相對親民,產量多,好取得,又是Nikon 少數達 F1.2 的鏡頭。 Nikon 50mm f1.2 AI 於 1978年推出,至1981年停產並由 Nikon 50mm f1.2 AIS 取代,AIS 版本使用同樣的光學結構。不過鏡身結構有些許改動,對焦行程變短。光圈葉片也由7片改成9片,重量也下降了一點點。直到 2021年,ais 版本還是可以買到全新的,是壽命極長的產品。 由於 ai 跟 ais 版的光學表現差異不大,所以兩者都可以參考這篇。 本文的鏡頭是筆者幫別人修理時測試的,由於疫情問題送修的人回家了,所以一直放在筆者這邊,一放就是2個月的時間,所以筆者修好了就順便多做了一些測試,基本上就是沿著家附近的小路拍了些樣本。先聲明筆者並不擁有這隻鏡頭。(嗯,等有機會收一隻來玩玩,呵呵。)

Kipon MD-NIK轉接環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圖片
事先聲明,這是針對 Kipon MD-NIK轉接環(有校正鏡片,即下文這個版本)  的評測,對於Kipon品牌的其他產品參考價值有限。筆者在露天花了 NTD 1400+100(運費) 買回來。 本文包括3部分: 1.評價 2.外觀評測 3.實拍評測(含總結) 1.評價: 家裡留有幾支長輩留一下來的Minolta MD環鏡頭。可是轉接Nikon F接環,必須要用有鏡片修正的轉接環,才可以達到無限遠對焦,筆者抱著實驗性的心態入手了這個接環。外觀造工還算可以,但是轉接的畫面成效強差人意,十分千萬絕對不推薦,誰買誰後悔;可惜買之前找不到可爬的文,寫這篇就是要給想爬文的人知道。 2.外觀評測: 一個單薄的盒子,轉接環就裝在一個袋子內。不算高檔的包裝,但也是不過不失。 主角長這樣,只有附後蓋。消光黑表面,金屬製,質感其實還不錯。紅點是對準位。 內部也是同樣的消光表面,一般來說,內部便用更消光的設計會更好。修正鏡片沒想像中大片。 鏡片是用很傳統的固定環方式固定,是個傳統簡單又有效的設計。 邊緣這個是鏡頭釋放按鈕。表面有點粗糙,可能是為了增強觸感。 裝在機身上長這樣。薄薄的,其實跟機身還算配搭。 這是 Haiou-64 58mm f2.0,裝上去後還算穩,但是鎖定的位置不算很牢固,鏡頭鎖上去後可以轉超過應該鎖住的位置,轉回來可能勉強卡住,用力一點又可以把鏡頭解出來(在不按鏡頭釋放按鈕的情況)。感覺設計的完成度未達到高。 裝上去的位置還算精準。坦白說,筆者對於整個外觀、質感與設計並不是太負面,這些方面其實還可以。 3.實拍評測: 但是這個轉接環最大的問題是畫質下降得太多。雖然大家都知道修正鏡片的轉接多少有傷畫質,但這是把鏡頭原有的效果,下降到相較之下不可用的程度。筆者個人認為,這種完成度很低的產品,跟本不應該拿出來賣,要賣最少也要明顯指出產品會帶來的效果。 下圖使用 Haiou-64 58mm f2.0 作測試,大家可以找找這支鏡頭原生下的照片作參考( Haiou-64 58mm f2.0 開箱 評測 用後感 ),筆者從前是用無鏡片的轉接環,轉接到FUJIFILM 的無反相機上使用,鏡頭本來的畫質其實是還可以。下文測試光圈分別是全開f2.0及f8.0,機身是 D810,全部直出。...

Nikon AIS 135mm f2.8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圖片
介紹: Nikon 在AIS長焦距,除了有名的 "阿富汗少女鏡" Nikon AIS 105mm f2.5,其實還有一支較少人知道的 這支 Nikon AIS 135mm f2.8。使用5片4組的設計。其光學結構始於 1976年的後期K版鏡頭(non-AI),1977年進入AI時代,1981進入AI-S,於2005年停產,同樣光學結構賣了29年,同見其設計的優秀程度。一般而言,AIS是最後期最完善的版本,主要是更改了造工及鍍膜等等,不過由於光學結構相同,表現不會差太多,AI與AIS,選其一即可。今(2019年11 月) AI版本二手價一般在 NTD: 3500~4000左右,AIS版本會貴一點點,一般在NTD:4000~4500上下。使用52mm濾鏡。使用7片光圈葉。重435g。 本文分為以下部分: 1.評價 2.外觀介紹 3.實拍評測  4.總結及建言 1.評價: 這次Nikon AIS 135mm f2.8 可以說是 Nikon AIS 105mm f2.5 的兄弟,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表現也是極好。同樣光學結構可以賣29年,證明了他的實力很高。可以經歷29年的洗禮,依然有市場;由於產量很多,所以二手價相當合理。 Nikon AIS 135mm f2.8 在銳度、色散控制、散景、其他各項畫質表現,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。其散景質量及微對比表現,要比部分近代的鏡頭還要好。反正跟 Nikon AIS 105mm f2.5 比起來,如果不是視角的差別,兩者不好分辨。同樣是人像好鏡,不過很多人比較愛105mm的焦距。而135mm,則更優於大頭特寫。 目前而言,Nikon AIS 135mm f2.8  是這個焦距,最小巧便宜的選擇,近代鏡有這個光圈和焦段,恐怕要數到 70-200mm f2.8了。寫者看來,與 Nikon AIS 105mm f2.5 一樣,這是一支相當優質的鏡頭。盡管不像近年鏡頭般鋼陽高銳度,但其對於微對比與表達力的取舍,讓畫面表現遠勝於很多近代鏡頭。任何人用過,都會發現畫面的光線過渡與質感,與近代鏡的確有差別,實在讓很多近代鏡,相比之下暗淡無光。對於非動態類的攝影,實在是相當值得選擇的。 比較 Nikon AF 135mm f2.0 DC D 的表現,除了最大光圈及自動對焦的差別...

Nikon AF 60mm f2.8 D Micro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圖片
介紹: Nikon AF 60mm f2.8 D Macro,於1993推出。今天買全新公司貨約 TWD 12,500,二手良品約 TWD 5,000~ 6,000。達 1:1 微距。使用62mm 濾鏡。外對焦。7片光圈葉。規格不算很亮麗,但建議先看評價再決定要不要按上一頁。 本文分為以下部分: 1.評價 2.外觀介紹 3.實拍評測  4.總結及建言 1.評價: 這是一支讓筆者相見恨晚的鏡頭。很多人認為這是老一代的D鏡,又不是特別貴,一定就不是什麼好東西,值得推薦的原因可能只是便宜,所以CP值高;但事實不是這樣。 這是一支神奇的萬用鏡頭,整體表現都很優異,造工良好。銳度良好,散景美麗,變形接近沒有,暗角也很少;是一支相當、相當、相當 值得入手的鏡頭。有看過筆者其他文章的朋友都知道,筆者也不是亂推薦東西。問筆者那支鏡頭不能沒有,那就是這支了,超好用,而且便宜。這個部落格的開箱文,大概都是用這支60mm拍的。 對於拍蟲子等用途,這支可能不是最完美的,始終60mm微距工作距離不長;不是所有用途都好用。非微距部分(1:3 前),對焦算相當快。使用體驗優越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 對於風景類,它暗角少,變形少,細節描寫出眾,成色優異。人像類,銳度合適,散景優美出眾。生活隨拍類,特寫力強,輕巧,對焦快速(非微距情況),視角接近50mm,使用起來相當直覺。可謂人見人愛,用過會愛不釋手。 加上這個價錢,差不就是用5元,在台北車站,買到大杯珍珠奶茶,再加珍珠的CP值。 2.外觀介紹: 整體長這樣,比起一般50mm要長小許,但還是適合帶出門的大小。AF鏡需機身馬達方可以對自動對焦。 沒有名牌,只有低調的印字。筆者手上的是D版,但無D版亦同。 光圈最大達f2.8 , 有最小光圈鎖。 有對焦距離限制開關。可以由 無限遠~0.3米 或 0.3~0.219米(最近對焦距離)。 限制位置在 0.3米,此時提供1:3的放大率。 前玉深入內部,算是自帶遮光罩。鏡頭使用62mm濾鏡。 有多深? 差不多像這樣,這是真的把手指放進去。 最近對焦時,前玉會被推到前方。但也沒有很外露。筆者一般不上濾鏡保護。 旁邊看起來長這樣。外殼是膠料,但鏡筒是金屬,鏡頭相當堅固。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