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check lens」標籤的文章

二手鏡頭的檢測辦法

圖片
前言: 當接觸攝影的時間較長後,難免會開始接觸二手器材,大多在於功能一樣,價格較低,而且就算用過覺得不喜歡,轉賣也不會虧太多。 但凡買二手器材的人,總會遇到需要檢測器材的問題,對於第一次的人而言,尤其壓力大。加上現在盛行網上購物,要通過文字和照片決定器材的狀況確實相當困難。 筆者作為一位經常敗家的人,有買賣二手器材經驗,來給大家分享一下。本文主要討論鏡頭的部分。本文相當具體又實際,所講的內容一般可以應付絕大多的情況。大家可以先拿杯飲料,放鬆慢慢看。 本文只針對一般攝影器材的狀況作討論,不包括那些限量/收藏/特殊 之攝影鏡頭。 (下文有圖) ---------------我是分界線---------------- 在跟誰買? 通常賣器材的人有五類: 一.專業相機二手店家: 通常他們會有一些比較高當的器材,一般會有保固(一個月到一年不等),又或7天退貨之類,條款上的保障會多一些。通常這類行家知道怎樣檢測及保養器材,懂得如何正確描述器材,大部分有門市,不過也有只有網上店面的。雖然不代表就一定會誠實,但因為做生意的人還是要顧聲譽,所以一般來說都賣得比較誠實(謹慎)。但反過來由於要營利,價格一般不會特別低。 二.一般二手店: 一般來說器材比較低端,而且由於對攝影方面不特別專業,他們本身對器材的認識可能不多,對於器材的描述未必最準確。比如他們一般只會說:器材可以使用之類。 三.攝影用家: 在二手器材賣買上,他們占大多數,就筆者的經驗,在台灣來說,絕大多數用家都是誠實友善的,不過有時大家對於器材新舊定義不一,最好還是以照片為準。確商時可以要求對方多拍一些照片確認。 四.普通人: 現在擁有相機的人很多,沒有攝影基礎但買得起高階器材的人比比皆是。但由於對器材認識較外行,很多時無法準備形容器材的狀況,比如說發霉說是入塵,鏡片霧化說是鏡片較髒,加上有些為求賣掉,沒有描述得太仔細,所以一定要向他們取得清晰而且足夠的照片作確認。 五.賣別人東西的: 通常這類人是出售 家人/朋友/公司裡一些沒在用的,對於器材完全不認識,無法給出準確的描述,也不知道要描述的重點。除非是可以面交確認,不然筆者一定不會跟這類人買器材。 當然,最準確的檢查一定還是需要拿到手上確認,但如果是網上購買,只要大家懂得要描述的重點,一般來說分歧不會太大(當...

買賣二手鏡頭的鏡片檢測方法

圖片
筆者這次跟大家分享一下買二手鏡頭的經驗談。買二手鏡頭,大家最關心的,都一定是鏡片狀況,尤其是一些比較老的鏡頭。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,都必須學會,如何準確辨認鏡頭的光學狀況。筆者盡管小心,但這些年,還是被坑個好幾次,所以特別想跟各位分享。 一般而言,二手鏡頭的鏡片狀況,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狀況: 1.鏡片無刮無霉。少量入塵。(入塵實屬正常狀況) 2.鏡片無刮無霉。但目視有明顯大塵點。 3.鏡片有輕微痕跡,如鍍膜有傷 / 鏡片有刮 / 有霉痕 ,不一定會明顯影響成像。 4.鏡片有明顯痕跡,如鍍膜有傷 / 鏡片有刮 / 有霉痕 ,會明顯影響成像。 5.鏡片有發霉 (嚴重 或 輕微) 6.鏡片有離膠 / 霧化 以上狀況,無分評級高低,只是對狀況的陳述。因為不同使用狀況或瑕疵,對於成像的影響都不一定。比如說,長焦前玉有發霉,對成像近乎沒影響,但對廣角鏡頭會有影響。買二手鏡頭,最怕遇到,不懂鏡頭的人,或是故意隱瞞狀況的二手商。 而檢測方法,其實相當簡單直接,基本上可以一目了然。 主要是兩種: 1.鏡片對光源觀察 (塵點、發霉、刮傷、離膠、霧化) 2.前後玉反光檢測 (刮傷、鍍膜有傷、霉痕) 1.鏡片對光源觀察: 這是之前筆者幫別人修理的鏡頭,這是當中被拆下來的一組鏡片。差不多可以總結常見到的狀況。當中,微塵點,其實是常見的狀況。其他則是明顯瑕疵。上圖的手指紋,存在於鏡組內部,被前人拆解時留下的。一般發霉也是很易用這個方法觀察到。 背照光源的重點是凸顯鏡片所有的瑕疵。上圖是同一支鏡頭,很多商家會以左邊錯誤的方法,告訴買家,"鏡片目視漂亮"。事實上,右邊才正確的方法,鏡片上有很多微塵,但這完全是正常情況,因為我們的環境當中,本身就有很多微塵。 這是筆者在網路上買鏡頭,賣家提供給筆者的照片。清潔拍攝到鏡頭中有幾個大塵點,但鏡片狀況良好。這種就是最老實的賣家。 這屬於漂亮的鏡片,大家切記,使用這種試測方法,微塵可見是合理狀況。 這也是漂亮的鏡片,不過因為清潔鏡片的時候沒很仔細,所以可以看到邊緣有微塵累積。 這種是沒有顯出塵點的測試方法,不能參考。 可以看到鏡片邊緣有霉絲。 鏡片有傷,發霉,大量塵點。鏡片狀況不佳。 鏡片有微塵,老鏡一般都會這樣,屬合理狀況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