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X-T20心得」標籤的文章

Fujifilm X-T20 開箱 評測 (Part2)

圖片
天呀! 離  Fujifilm X-T20 開箱 評測 (Part1) 已經5個月了。這段時間一直想寫part2,可是身體很誠實,就是一直沒想寫的動力。今天看到part1已經有累計500人看過了,老實說,如果這對些人有參考價值,筆者還是會寫下去。 筆者拿X-T20比較是隨身機,旅遊機,的用法,玩味性質比較重,所以不想用工作能力的角度去看他。 上一篇 (part1) 對於他的設計有了很詳盡的介紹,這篇就說說性能和用後感吧! 但為求清楚,大致還是分3部分 1.操作和手感 2.畫質 3.對焦 1.操作和手感 只有383g的x-t20重量上是很有感的。像D7200,自身765g,隨便配個鏡頭都超過1kg。fuji的鏡頭重量都壓得很好,隨非你選那些大鏡頭,不然只是配35mm f1.4 或是18-55mm f2.8-4的話,其實負擔不大。(筆者是長插18mm f2) 手感方面。嗯。老實說,單純論操作速度,確實沒Nikon快。但fuji x-t20 本來就不是走速度的路線。加上筆者已經太習慣Nikon的操作方式,哈哈。 另外握感方面當然亦是有大手把會比較好。但是x-t20只是拿來出門用,通常可以掛在在身上,不會一天拿在手。反過來他輕很多。 XF 18-55 f2.8-4  @ iso 400  光圈f9  快門1/1600  (爬到一個小丘上,拿大相機就沒這樣的機動性了) 電量。 這方面任何用過單眼和微單的人都一定很有感。有次筆者拿X-T20出工作,當副機用。手上拿D810配N af-s 300mm f2.8。當天預算要由7點拍到4點。但不到正午12點,筆者已經把X-t20的3個電池都用光了。所以如果要長時間使用,最好多準備一些電池。 噢,手上的D810到正午還沒用完一個電池呢,而且他還是主力。 始終微單只要開著機就會用電,單眼差不多就按下快門才要用電。如果你在一段時間內要頻頻拍照,一定把相機長開。這樣單眼和微單的耗電差異是很明顯的。 但對於出門旅遊拍照的人而言,基本不會極頻密拍照。所以拿來出門隨拍,筆者帶一個備用電就夠用了。 一般日常使用而言,用起來很順手。手感方面上part1介紹很多了,不累贅。 2.畫質 富士的畫質輸出很強,這點不用多說。 ...

Fujifilm X-T20 開箱 評測 (Part1)

圖片
Fujifilm X-T20 開箱 心得 評測 指南(外觀與手感篇 Part1) Fujifilm X-T20 開箱 評測 (Part2) 已更新!! 今天的主角是Fujifilm X-T20。筆者使用FUJI可以由X-E1說起。這段時間以來,X-E1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輕便隨身機。以無反相機來說,筆者前後用過M43系統的 LUMIX GX-1、GH2和 OLYMPUS EM-5。現在只留著OLYMPUS EM-5和 大多數鏡頭,如果有空也可以寫一下我和M43系統的因緣,哈哈,再說下去又要離題了。先不打哈太多,直接開始已經用一段時間的X-T20。由於篇幅比較多,所以會分章介紹。對X-T20有興趣的攝友門可以直接跳去想看的部分。 外觀和質感 先來說一下外觀。雖然相機一向以實用功能為主,但是富士相機的顏值的確讓人很喜歡。身邊有不少認識的攝友就是因為顏值而用Fuji的。X-E1過往的平頭設計就相當有復古味而且和LEICA亦有幾分像。而這次的xt20採用有旗艦部的設計。外觀有如早年的底片單反相機,但不同的是,這台xt20的內涵卻是現在最先進的功能。 方方的旗艦部。筆者是個很龜毛的人,所以到手便用mt膠帶把旗艦部和機底貼起來,以免弄花。從X-E1開始,到X-T20,富士的銀色機身都滿易弄花的。X-E1發現時已經太遲了,就沒有理會。不過經過這些年的考驗,X-E1的花痕其實也不會讓人難以接受。所以買X-T20時,在黑色和銀色當中,依然選了復古感特濃的銀色。(30年前的Minolta+50mm f1.4) FUJIFILM和X-T20均為刻字,相當有質感。 銀色外殼為膠質,一冠富士精品的手感。摸起來其實很厚實,再看一下筆者的X-E1,這些年來跟著筆者東奔西跑,四處征戰沙場,外表需然有使用痕跡,但完全沒有損傷。所以經驗看來,富士用的膠料實亦算耐操。(canon早年機身的橡膠用久了會爛掉。筆者的5D和50D的橡膠都已經爛掉粉碎,後來把他們都賣掉。有些東西的確要時間考驗呀~)(沒有黑C家,就以事論事,用過的人就知道了) 握持手感 機身只有300多克,拿起來第一個感覺是很輕。 黑色蒙皮其實為兩種膠料,前方蒙皮感覺有點軟質,類似nikon或canon單眼把手的蒙皮用料,但更有貼手感,絕不會滑手。後方(LCD方向)的蒙皮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