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教學」標籤的文章

手動鏡對焦過緊

圖片
前言: 這只是一篇簡單的文章,提醒各位對於器材保養要注意的事。這次要討論關於手動鏡對焦過緊這件事。

買賣二手鏡頭的鏡片檢測方法

圖片
筆者這次跟大家分享一下買二手鏡頭的經驗談。買二手鏡頭,大家最關心的,都一定是鏡片狀況,尤其是一些比較老的鏡頭。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,都必須學會,如何準確辨認鏡頭的光學狀況。筆者盡管小心,但這些年,還是被坑個好幾次,所以特別想跟各位分享。 一般而言,二手鏡頭的鏡片狀況,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狀況: 1.鏡片無刮無霉。少量入塵。(入塵實屬正常狀況) 2.鏡片無刮無霉。但目視有明顯大塵點。 3.鏡片有輕微痕跡,如鍍膜有傷 / 鏡片有刮 / 有霉痕 ,不一定會明顯影響成像。 4.鏡片有明顯痕跡,如鍍膜有傷 / 鏡片有刮 / 有霉痕 ,會明顯影響成像。 5.鏡片有發霉 (嚴重 或 輕微) 6.鏡片有離膠 / 霧化 以上狀況,無分評級高低,只是對狀況的陳述。因為不同使用狀況或瑕疵,對於成像的影響都不一定。比如說,長焦前玉有發霉,對成像近乎沒影響,但對廣角鏡頭會有影響。買二手鏡頭,最怕遇到,不懂鏡頭的人,或是故意隱瞞狀況的二手商。 而檢測方法,其實相當簡單直接,基本上可以一目了然。 主要是兩種: 1.鏡片對光源觀察 (塵點、發霉、刮傷、離膠、霧化) 2.前後玉反光檢測 (刮傷、鍍膜有傷、霉痕) 1.鏡片對光源觀察: 這是之前筆者幫別人修理的鏡頭,這是當中被拆下來的一組鏡片。差不多可以總結常見到的狀況。當中,微塵點,其實是常見的狀況。其他則是明顯瑕疵。上圖的手指紋,存在於鏡組內部,被前人拆解時留下的。一般發霉也是很易用這個方法觀察到。 背照光源的重點是凸顯鏡片所有的瑕疵。上圖是同一支鏡頭,很多商家會以左邊錯誤的方法,告訴買家,"鏡片目視漂亮"。事實上,右邊才正確的方法,鏡片上有很多微塵,但這完全是正常情況,因為我們的環境當中,本身就有很多微塵。 這是筆者在網路上買鏡頭,賣家提供給筆者的照片。清潔拍攝到鏡頭中有幾個大塵點,但鏡片狀況良好。這種就是最老實的賣家。 這屬於漂亮的鏡片,大家切記,使用這種試測方法,微塵可見是合理狀況。 這也是漂亮的鏡片,不過因為清潔鏡片的時候沒很仔細,所以可以看到邊緣有微塵累積。 這種是沒有顯出塵點的測試方法,不能參考。 可以看到鏡片邊緣有霉絲。 鏡片有傷,發霉,大量塵點。鏡片狀況不佳。 鏡片有微塵,老鏡一般都會這樣,屬合理狀況。...

圖解 淺景深、大光圈、長焦、壓縮感 的迷思

圖片
前言: 這篇會說明 淺景深、大光圈、長焦 、視角 的關係,很多人一知半解,未明其中仔細。看完這篇,你會知道買什麼鏡頭效益最大,明白光圈不是愈大就愈好。如果你真的只知道光圈愈大愈好,你已經被坊間,推崇大光圈貴東西的商家廣告給洗腦了,別再"有買貴沒買錯"的浪費錢了!!好吧,筆者就是過來人,接下來開始正文。這篇以人像觀點出發。 第一步,先了解長焦的背景壓縮: 50mm 時,背景樹在畫面當中,使用135mm時,比起50mm,背景的樹會相對佔有更大的畫面,樹頂的部分已經跑出畫面,看起來就會比較"大",稱之壓縮感。此時使用同樣光圈,拍攝位置調整,合焦範圍(即景深)近乎不變。 *補充:在改變焦距和距離下,保持同樣光圈及主體的放大率不變,焦距愈長,景深的會微減少,在較長焦距下,改變會更少。但在不太極端的情況下,差異很有限,而在實戰當中,通常影響極微,本文將不特別作討論。下文當作景深不變。 大光圈淺景深,長焦距壓縮感。 光圈都一樣,景深近乎一樣,主角位置不變,攝影師移動;留意背景的變化。 首先大家要先了解,如果目標位置固定,目標在畫面的大小固定,無論用什麼焦距,景深都不變。各位用景深計算器,不難驗證這件事(請自行google:depth of field calculator)。所以85mm f1.8 和 50mm f1.8,拍出同樣的主體(攝影師的位置要移動,以補償焦距的改變),景深都一樣。但會改變的是視角!! 沒錯,視角就是常常被忘記的要點。視角帶來的是壓縮感。 光圈同樣為 f 2.8 自然300mm時,攝影師要跑到很遠,20mm時則很近。這時300mm 的背景虛化相當明顯,所以是景深比較淺嗎? 不是! 這是因為背景被壓縮,而合焦範圍(即景深)其實是一樣的。必須強調"大光圈淺景深,長焦距壓縮感",這兩件事是分開的。另外,使用廣角時,主體會相對較寬。(容易把女生拍胖lol) 當然,使用大光圈以達到背景虛化的效果是可以的,但合焦範圍亦會隨之變小(景深太淺有時不太妙)。下部分會討論。 下圖分別使用 Nikon 50mm f1.8 D,  Nikon 85mm f1.8G ,Nikon  135mm f2.0  DC ,光圈都全開。各位可以看看不同人像鏡頭的壓縮表現。 ...

富士原生RAW轉檔軟件 簡介 心得

圖片
富士原生RAW轉檔軟件 簡介 心得 簡介:這是FUJI原生的RAW轉檔軟件,能夠支援FUJI色彩的轉RAW工具!工能包括轉RAW檔及還不錯用的相片調整工具。(總結和心得在文章最下方) 前往富士官方下載頁面 筆者早陣子由台灣回香港老家,只帶了2台FUJI相機,2支鏡頭,2件衣服,2條褲子和1台平板電腦。出門拍攝回來才想到沒有可以轉RAW的軟件在身邊ORZ。早前筆者介紹的Polarr (windows版)( Polarr介紹 )不太支持FUJI的檔案(不過筆者之前用mac平板測試時是可以支持(FUJI RAW的)。結果找了一找,發現原來FUJI有個原生的 RAW FILE CONVERTER(RAW檔轉換軟件)。反正沒選擇,只好先用著,後來發現其實還不差。今天來給各位介紹一下。 首先去官方網頁下載 RAW FILE CONVERTER EX 2.0,分別有Windows和Mac版。下載好就安裝就可以用了。安裝可以選語言。安裝這種簡單事就不詳述了。 安裝好點這個Logo。 就可以直接打開軟件版面了。這個版面功能都很清楚,功能用起來算是好找的。 左上方點File就可以載入檔案。當然是和LR一樣支援批次載入的。載入速度很快。 接下來可以開始調整相片了。工能列都在上方和左方。滑鼠對圖片雙點擊可以100%放大。 先說上方的工能列。上方的工能比較簡單。 另外三個藍箭頭分別是 1.相片區域過亮/過暗提示 2.設定滑鼠工能。筆者都沒有主動去轉換。 3.剪裁 4.設置標記 左方的工功主要是調整相片細節用的。 (使用中圖原配小圖版面) 圖中箭頭1.分別是6個基本設定:曝光、色溫、對比、色彩、銳度+去noise、輸出。 這6個設定和機身內轉RAW差不多。每個都有預設值可以用,但是他是可以再微調的。重點是色彩可以套用富士的底片色彩!富士色彩GET! 圖中箭頭2是另外8個重要的功能,由左到右包括:方正圖、相片資訊、精確白平衡調整、曲線調整、高光控制調整、精確色彩調整、鏡頭成像修正功能、旋轉+放大+視角調整。 前兩個只是看圖表和資料,後6個才是可以調整的。其實部分相片資訊可以在圖中箭頭3也看得到。其他功能方面完全是故名思意,看名字大概就知道功能是什麼了。當點開他們後他們會跳出一個方塊(如圖),之後直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