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MEIKE 近攝環(Nikon)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介紹:
這隻 MEIKE 近攝環 是筆者早些年於網路平台上入手的,當年價格不到NTD:2000。一組3個,分別為增距12mm、20mm、36mm。有電子接點,支持AF 及 AF-S 自動對焦,亦支援 AI 光圈環連動。使用膠料製造。功能上算是相當全面,而本文要評測的當然是使用體驗囉~


外觀:
一組3個。外內基本上都是膠料製。質感摸起來還算可以,差不多2~3年的使用時間,亦沒有掉漆或變質的問題,算是有應該有的準。有包含前後蓋,尾蓋被筆者調包了。



有電子接點,支援AF-S 等G鏡頭。(原廠的PK系列近攝環,如果你鏡頭沒光圈環,跟本沒法調光圈。)


能夠支持AF,不過前題是機身要有馬達。


有AI 光圈環連動,使用近攝環後,機身依然可以讀到光圈值,同樣需要機身有支援AI 光圈環連動的功能。


旁邊有銀色的鏡頭鎖定/退出開關。按起來還可以,也不易誤觸。


雖然接環是銀色的,但卡住的部分,實際上是膠料。





使用心得:
雖然是MIC的產品,但比起 Nikon 原廠早年的單純金屬近攝環(二手),要便宜不少,而且也多出了自動對焦和AI連動的功能,所以無論在性能和價格上,都有相當優勢。

在支援自動對焦等功能上,亦沒有什麼落差,因為原則上他的電子接點只是個延長線。當然如果使用放大率達 1:1 (或高於1:1)的情況下,當然還是手動比較乎合實際操作,但對於只是近拍而言,能支援自對對焦還是有一定的便利。

一般用途來說,算是相當好用了,對於小資想要利用手上的鏡頭來達到微距拍攝的話(比如 50mm f1.8),算是個CP值不錯的選擇。效果來說,當然要看使用鏡頭本身的表現。


不過這組近接環也不是沒有不足之處,不過只限於特定情況,就是鏡頭太重的時候。膠料接環容易造成漏光。特別是長焦段下,接寫環必須有相當長度才可以達成近拍效果,這時近攝環接在一起(如果只使用單個,一般都沒問題),加上鏡頭/機身自身的重量,膠料在一定程度上變形,容易造成漏光問題。

所以假設用家打算接上接近 1kg的鏡頭,如 70-200mm f4.0 / 70-200mm f2.8 / 300mm f4.0/ 300mm f2.8 等長重鏡頭,筆者還是建議入手金屬的。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用家及實戰的角度討論攝影,力求提供最合乎使用體驗的評測及教學。

本站無接受任何形式的資助,亦無任何推銷任務。

*請善用上方的分類找尋你需要的文章。
*新設Facebook粉專:影遊樂園 ,歡迎網友交流及提問。

如使用本站圖片或內容,請標明"轉自 影遊樂園-文章名稱" 謝謝
如  閣下發現錯誤,請電郵通知,當盡快更正,亦歡迎來郵討論或查詢,祝君愉快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Fan Control 超好用的風扇控制軟件

前言: 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超好用的風扇控制軟件 Fan Control,功能精簡好用,介面直觀好操作。 Fan Control 是由 Github 一個小團隊開發的免費軟件, Github 有很好的官方使用說明和資料: https://github.com/Rem0o/FanControl.Releases 不過筆者還是打算不厭其煩在這邊用中文跟大家分享一下。 Fan Control 可以讓你高自由度設定風扇,例如對指定系統溫度作反應等等。比如筆者的顯卡很熱,但機箱風扇都針對CPU熱的時候才有反應,導致顯卡的熱力累積在機箱內部,結果顯卡又只能拿已經很熱的機箱空氣來用。那裡如果設置成顯卡熱時,機箱風扇一起反應就好了,用 Fan Control 達成就很 EASY!

Nikon FE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 前言: 近年,底片機又有點微熱,也有人來問筆者怎麼選。當中 FM2 的價格被拉得滿高的,其中一個原因是知名度比較高,但其實Nikon 還有很多很棒的傳統底片機可以考濾。當中 FE 是筆者最推薦的,cp值高,性能又整全,這篇就來好好介紹一下,讓大家認識 Nikon FE !

Fujifilm XF 27mm f2.8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簡介: Fujifilm XF 27mm f2.8 於 2013 年推出的餅乾鏡,到目前(2020)還是Fujifilm X系統 最小巧的鏡頭(沒有之一)。只有 23mm厚,重78g,鏡頭的小巧程度,可比隨拍機的鏡頭,而且整體表現都不錯。比起其他Fujifilm XF系的鏡頭,拿掉了光圈環,光圈會改由機身轉盤操作。7片光圈葉片。使用39mm濾鏡。鏡片設計 7片 5組,沒錯,薄薄的鏡頭就有7片鏡片。最近對焦 0.36m,提供 1:10 的放大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