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Nikkormat(Nikon) FTn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前言:
本部落格以推廣攝影為目的,通常介紹一些cp值高的攝影器材,那當然不少得一些好用的底片機。所以本篇就要來介紹 Nikkormat FTn。Nikkormat 是當年nikon使用的舊稱,同樣是使用Nikon F接環(同今)。

Nikkormat FTn 於 1967年推出,距今2020年有50個年頭了。當然機能自然不能與現在的數位混為一談,但對於攝影愛好者而言,還是非常值得介紹的,另外當然就是二手價低得不行(一般在NTD:2000內,筆者有看過功能正常在 NTD:1000~1300的。),非常好入口(整修過的會貴上不少,看個人預算選擇;這種 「真.純機械相機」,壽命絕對完爆現在市面上的其他類似產品,實屬超值)。感想的部分要留在評價,具體硬件規格會留在外觀設計那邊介紹。

FT系是是旗艦 大F 下的內置測光版本,雖然沒有換頭的功能,也比 大F 少一些標示設定,但勝任絕大多用途。可視為FM的前身。都是使用機器式快門延時結構。這裡討論的途了 大F 其他機身都是用縱走式快門。一般認為較新的縱走式快門是比較好的設計,大F 使用行走式的,是因為大F 的設計源於S3,而S3那時候,還是以行走式的作主流。

1962 - Nikon F Photomic (大F,有測光頭版本)
1965 - Nikkormat FT (取景窗內沒有快門讀數,取景窗內的測光表也沒有正、負標示)
1967 - Nikkormat FTn (修正上述設計不足)
1975 - Nikkormat FT2 (時隔8年推出,加入熱靴,改用k-type 對焦屏(有裂像))
1977 - Nikkormat FT3   (跟FT2 差不多,不過改成 AI 聯動)
1977 - Nikon FM (更小巧精密,取景窗再加入光圈讀數(要配合鏡頭)。)

這台相機筆者親自整修過(主要是全機換海綿),所以可以說是由入到外,都很熟悉。

簡介一下功能:
1. 快門 1 ~ 1/1000秒、B快門 (純機械,不用電池也可擊發。)
2. 有中央偏重測光 (需電池,機身沒電池也可拍照,只是測光不會作動。)
3. 有反光板預升(機械式,可以保持一直升起來。不會擊發快門就降下來。)
4. 有景深預覽按鍵(所以雖然FTn是 non-AI機身,但還是可以通過按下景深預覽用AI鏡頭測光。)

(有看過本站的人都知道,筆者評測文通常都是在戶外拍照的,可是最近有夠冷,我們還是回到室內吧~)




本篇含3部分:
1.評價
2.外觀設計及手感體驗
3.建議


1.評價:
50多年前的器材,還有用處嗎?!相信很多沒玩過老底片的人,心中一定都會有這樣疑問。從前的機械底片機,都很簡單,就快門、過片、張數顯示、測光,差不多就這樣。使用起來簡單,是非常直接的記錄工具。當然,現在拍底片的人,多少是追求一種浪漫、生活格調,整件事情並不是講求效率與速度,所以請先把使用數位的思維放下再來欣賞這台 Nikkormat FTn。

首先就體驗來說,實屬不俗,用起來就是簡單直接,而且機身造工相當可靠,主機體是黃銅,所以也有些重量(約750g)(名氣很大的FM2約重540g)。但一般筆者只會配一支105mm或以下的定焦,所以重量上還算可以接受。

手感來說,相當的好,段位或半按快門都相當分明,純機械操作就是一個字-爽!

當然FTn也不是沒有缺點:(不過是不是缺點還是要看拍攝習慣而定)
1. 沒有把手,所以鏡頭的配重上限多少有限制,不然手持會比較辛苦。(從前機身都沒手把的)
2. 快門調整在前方,雖然調整很方便,但不及設計在機頂一目了然。
3. 其實觀景窗內可以看到快門數值,但需要光線充足。比如晚間室內光線,就不太看得到了。
4. 過片杆沒有快門開關鎖定,所以最好拍攝前才過片,免得不小心按到 (/‵Д′)/~ ╧╧。
5. non-AI(兔耳)鏡頭安裝比較費事一些。(但實在不是罪過)
6. 手感實在太棒,摸過就不想放下。

差不多就這樣,當然第2~3點,其實反過來,當光線充足時,操作起來就更方便,事實上拍底片,一般也是白天。

造工而言, 承繼 大F 級數的造(旗艦級造工),這種等級只有在旗艦級跟 FT系列 和 EL 系列找得到,這些都同屬早一代的 Nikon產品,極致匠心設計,光是活了50多年來到現在,就不簡單了。機器和測光設計,相對後來的機身簡單,愈精簡實在的東西,愈不容易故障。 大F、FT系、EL系、FM系、FE系,筆者都有整修過,以上是筆者的經驗觀察。

很多人看到 Nikkormat 就覺得是太老舊的相機,使用體驗一定很糟糕,但事實上,雖然論表面規格不及FM2這種熱門機型,但說到底,Nikkormat FTn 實在是一台專業底片機,操作、手感、可靠性,都相當到位,實在不失為一台底片入門的好相機。(是說底片入門的好相機,不是說FTn是一台入門定位的相機!)



2.外觀設計及手感體驗:
Nikkormat (Nikon) FTn,當年字樣沒有寫在正前方,所以一般只會看到Nikkormat的字樣。我們先從前方開始介紹。


首先,與今天相機比較不同的是,快門調節是在前方。在左邊有個凸起的操作杆。


操作杆就長這樣。這樣的設計有個好處,就是你左手可以直接進行調整,而不用把手移到機頂。不過反過來,參數亦不像在機頂那麼一目了然(雖然快門值可以在觀景窗也看得到)。



在鏡頭釋放按鈕上方,有反光板預升的機關。由於FTn的反光板作動很明顯,如果你是使用慢快門上腳架拍攝的話,預升反光板還是有必要性的。雖然筆者通常只是拿來當隨手拍,用不太到,不過確實很酷~!


Nikkormat FTn 是一台non-AI 機身,也只是只有兔耳的機身才可以聯動機身測光。按裝鏡頭時,鏡頭光圈要先設計在 F5.6,才可以對應到機身的小棒子(機身小棒子需要推到鏡頭釋放按鍵那邊)。換鏡頭時當然不及後來的 AI 鏡頭那麼方便,不過現在用底片的人,一般也不是追求速度的,所以筆者也不覺得是個大問題。


機身前方還有機械式計時器,差不多是8秒左右。機乎沒在用。



直接跳到機底看一下,MIJ! 腳架鎖孔在機身正下方。


電池室也在機底。FTn電池只是供測光使用,不裝電池照樣可以拍照,只是測光不會作動而已。關於FTn電池,他原先的水銀電池已停產,而且是1.35V的,現在雖然可以找到裝得進去的電池,但一般都是1.5V的,筆者發現完美的替代方案,就是使用轉接的方式,可以把現在常見的LR44轉進去。轉接就是中間這銅色的東西,筆者在網上買 NTD:90 一個。你可能會問,電壓不同會怎樣,其實也不會怎樣,筆者推斷,1.5V的電池會讓測光錶 +1 EV左右,不過很多現在買到的 FTn 測光都需要重新校正,所以這個問題的意思不大,因為就算你放一隻原來的 1.35V 也很可能是不準的;差異的部分可以通過虛設iso補償,如果是買整修的,可以請人家直接幫你效正到乎合 1.5V 電池使用。


機背。機背沒什麼特別的東西。然後機背的蓋子,沒有提供換蓋的開關。

可以看到右上角刻著 Nikon Japan 的字樣。


機背的蒙皮,經過50年的洗禮,似乎還好好的。怎麼Nikon D810的蒙皮,筆者全新用不到一年就開始掉了?Nikon 怎麼回事?


然後我們看一下旁邊。掉漆的地方露銅,看來是真材實料。露銅下方的小勾勾,是用來打開後蓋的。(後來很多相機的設計,都是變成把回片杆向上拉,來打開後蓋。)


閃燈用接頭。現在應該沒人在用這種接頭了吧? 嗯,確實筆者也沒用過。



接下來看機頂。很傳統的快門按鈕,當然是可以安裝傳統的機械快門線。


旁邊這個是景深預覽按鍵。如果你想用AI鏡頭測光,可以用這麼一個小技術:先對好焦,按著景深預覽按鍵,調整快門/光圈,直到測光錶跑到曝光正確的地方,這樣就可以得到當下的測光。


FTn是採用過片杆半開(看見紅點)來開啟測光。但他關起來時只會關閉測光,無法鎖定快門。FTn 有快門鎖定的機制嗎? 並~沒~有!所以最好拍照前才過片,不然放在包包時不小心拍一張就很幹。圓圈示窗的數字是拍攝張數。


過片杆末端有防滑紋,比起後來有包膠的設計,這種純金屬的簡約設計,更受筆者青睞,而且使用上也沒什麼不適感。


機頂另一邊有測光錶和回片桿。測光錶旁邊有N (FT N) 字樣。


回片桿也是質感滿滿。


軍艦部的部分,有個外置冷靴,是可以分離的。

只要把觀景窗的接目鏡取下,就可以把冷靴解下來,省一點重量。接目鏡取下後記得一定要裝回去,不然灰塵會直接跑到內部。現在二手市場上,也有很多是接目鏡不見了的,購買時要注意。當然還是可以單買得到,只是又要花些小錢。


可能有人覺得筆者說省重量是很龜毛的事,但事實上,整個冷靴都是金屬製的,所以還是有些重量。如果獨立拿在手上,是很明顯的。(一般筆者是會把手機架在冷靴上當測光錶。)


圓形接目鏡。注意! 這個東西是金屬的,戴眼鏡的朋友要注意,小心不要磨到眼鏡。另外,這個圓形接目鏡跟現在Nikon數位接目鏡接口是不相容的,所以不能把數位的包橡膠版本換過來使用QQ。


這是筆用手機對著觀景窗拍的。在觀景窗中,可以看到快門和左邊的測光錶。下方的快門數值需要一定光線下才看得到,畢竟FTn內部沒有自製光源。在觀景窗中,不像後來的機身可以看到光圈值,所以如果要確認所有數值,最好就是直接往鏡頭那邊看,這樣光圈環和快門環都會看到~

對焦是微菱式,鏡頭最大光圈愈大,效果愈明顯。



最後,Nikkormat FTn 裝背帶的洞算比較大,大家如果是用pd的快拆帶,是可以直上的。


3.建議:
如果你問筆者好不好用,筆者會說還不錯,至少很實用,但前題是你不是拿來拍講求快速的東西。當然,FTn不像後來的FM或再之後的機身,把光圈和快門都通通顯示在觀景窗,有些操作亦不見得是最快速的,但對於慢拍而言(你拿底片機當然是慢拍,不然就去拿台數位就好),這都不是太重要了。而且他造工極好,這是絕大多後來的半自動機身無法比較的。

如果你問,FTn是很好的嗎?那就視乎你的觀點和用途。單純就機械相機而言,說到性能較優,當然還是先數大F系列,FM系列倒是比較新,性能也很好,但這些都比較貴,而FTn一整個便宜到不行,對於入門或是初學者而言,是個不錯的選擇。而且論操作,確實一樣也沒少到。加上全機械式,也不怕想用時沒電池(測光可以用手機代替,有免費的測光APP)。

快門只到1/1000是個問題嗎?筆者拿 FTn 通常都是配上 Voigtlander 58mm f1.4 SLii,而通常都是收光圈拍攝的。當然快門愈快對於光圈可以調整的參數彈性會比較多,但一般也不會出現不能拍的情況。就算大太陽下,最多光圈收比較多(視乎你用的iso,筆者一般用200/400)。所以就筆者看來,不是太大的問題。(如果你擔心快門不夠高,那麼你可以用iso比較低的底片)

再來是鏡頭選擇,只要來有光圈環的都可以用,如有免耳都可以使用測光,那麼基本上大量的Non-AI 及後來的大部分AI/AIS鏡頭都可以使用,只有少數如AIS E-series 沒有兔耳的是例外。沒有兔耳的鏡頭,如AIS E-series或後來的AF D鏡頭,可以按下景深預覽按鍵測光,如果是外置的測光方式則不受此限。 現代的G鏡沒有光圈環,無法使用(雖然是可以裝上去,但只能用最小光圈拍照)。這麼一來,其實鏡頭群很豐富,而且N家F環是現役,都很好找,轉手買賣都容易。

再來說一下測光,FTn的測光區間不大,所以通常只會看到測光正確的前後一級;如果目前標示測光不對的話,你是無法馬上知道差了多少級。不過從前底片機就是這樣,不會影響實際拍攝,只是與現在性能強勁的數位機有差別。

再來說一下,一台全手動的機械底片,對於曝光的訓練也是很不錯的。不像現在相機測光那麼強,自動模式那麼方便,反正P mode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會曝光差太多(但卻又從來不那麼精準),當我們習慣讓相機去決定,就會對曝光精準麻目了。一台機械底片可能讓你慢下來,想一想,再拍照,其實也是一種很寶貴的體驗。

整體來說,FTn 是一台玩味性不錯,又很有品味的相機,不像後來的半自動底片,沒電池就不能拍,也不會自動過片,喪失那種慢拍細味的體驗。對於想輕鬆體驗底片機的朋友,入手無防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後放幾張樣本,不過由於底片機的照片太多看底片本身和鏡頭,不像數位機身的樣本照那麼有參考價值。鏡頭 Voigtlander 58mm f1.4 SLii,Kodak 400。

樣本1


樣本2


樣本3



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用家及實戰的角度討論攝影,力求提供最合乎使用體驗的評測及教學。

本站無接受任何形式的資助,亦無任何推銷任務。

*請善用上方的分類找尋你需要的文章。
*新設Facebook粉專:影遊樂園 ,歡迎網友交流及提問或送修。

如使用本站圖片或內容,請標明"轉自 影遊樂園-文章名稱" 謝謝
如  閣下發現錯誤,請電郵通知,當盡快更正,亦歡迎來郵討論或查詢,祝君愉快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
  1. 想問版主在用手機測光是用什麼app?下載過一款但
    是他的準度不太行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筆者是用一般的免費的Lux,不過其實一般app都滿準確的,很可能是因為手機鏡頭視角跟相機鏡頭的視角不同,所以測出來才會不一樣。有些app可以點選畫以測量特定區域。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Fan Control 超好用的風扇控制軟件

前言: 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超好用的風扇控制軟件 Fan Control,功能精簡好用,介面直觀好操作。 Fan Control 是由 Github 一個小團隊開發的免費軟件, Github 有很好的官方使用說明和資料: https://github.com/Rem0o/FanControl.Releases 不過筆者還是打算不厭其煩在這邊用中文跟大家分享一下。 Fan Control 可以讓你高自由度設定風扇,例如對指定系統溫度作反應等等。比如筆者的顯卡很熱,但機箱風扇都針對CPU熱的時候才有反應,導致顯卡的熱力累積在機箱內部,結果顯卡又只能拿已經很熱的機箱空氣來用。那裡如果設置成顯卡熱時,機箱風扇一起反應就好了,用 Fan Control 達成就很 EASY!

Nikon FE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 前言: 近年,底片機又有點微熱,也有人來問筆者怎麼選。當中 FM2 的價格被拉得滿高的,其中一個原因是知名度比較高,但其實Nikon 還有很多很棒的傳統底片機可以考濾。當中 FE 是筆者最推薦的,cp值高,性能又整全,這篇就來好好介紹一下,讓大家認識 Nikon FE !

Olympus Trip 35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 前言: 這陣子筆者忙了很多事情,結果文章又停了一下。今天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OLYMPUS 的一台隨拍機。事關很多想體驗底片的朋友,對設定參數沒什麼興趣,反正就是想要一台底片機可以輕鬆拍,那麼這台就是了, Olympus Trip 35  可是一台由推出到現在,近半世紀都大熱的一台隨拍機。下文這台,也是筆者親自全機整修過的,就來跟大家一起說明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