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Nikon AF-S 35mm f1.4 G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
簡介:
Nikon AF-S 35mm f1.4 G 於2010年推出,生產至今未停產(2019年8月)。一手公司貨要價約 TWD 50,000 多,平輸約 TWD 40,000 多,二手良品一般約 TWD 25,000~30,000。比起 Nikon AF-S 35mm f1.8 G 要貴上不少(二手約 TWD 10,000 多,貴上2倍之多) 。重600g。使用67mm 濾鏡。9片光圈葉片。提供 1:5 的放大率。內置鏡身馬達。


本文分為以下部分:
1.評價
2.外觀介紹
3.實拍評測 
4.總結及建言



1.評價:
評價放最前面,幫各位省時間。論光學表現,定價 TWD 50,000 多 的這支35mm f1.4 G 有相當高的水準。他的確是N家眾多 35mm 鏡頭最最出色的。特別在散景柔順表現上更勝前人,銳度也乎合近代鏡頭的表現,成色優異;描寫力亦相當出色,這倒是近代鏡頭中少有的。在全開f1.4的情況下,暗角算是明顯,不過這是所有f1.4鏡頭都有的問題。小廣角而言,變形算是可以接受。色散控制良好,全開還是輕微的紫邊,屬正常情況。對焦方面,並不快,不過 f1.4 鏡頭而言,這是正常的。

只是坦白說,35mm 焦距鏡頭的選擇很多,考慮性價比,筆者實在沒有特別推薦這支 35mm f1.4 G。說來也奇怪,自筆者入手後,這支驕貴的 35mm f1.4 G 的出勤率不是特別高,不過也不難理解,35mm 這個焦距,光是最常用的 24-70mm f2.8已經有了,而需要用到f1.4的情況並不多,便利上,可以帶24-70mm f2.8 ;輕巧上,可以選擇 Nikon AF 35mm f2.0 D 或 Nikon 35mm f1.8 G。盡管 35mm f1.4 G 在光學表現上有些許優勢,但差異其實不大。反過來,35mm f1.4 G 對焦不快,又較笨重,除非知道場合需要用上 f 1.4 不然實在不想帶。筆者當年入手,是覺得35mm,是個實用的焦距,買一支 f1.4 的,進可攻退可守,現在回想,不是說用不到,只是簡單的,沒有必要,但也沒必要賣掉。

說到 f1.4的使用上(下文有些例子大家可以參考),大家想到的,一定就是"超淺景深效果"及"低光進光量"等等優勢。但筆者告訴名位,想像和體驗上是有差異的。

比如筆者就很喜歡晚間街拍,可是使用 f1.4 的話,就算不是近距離拍攝,景深還是太淺,合焦的地方當然是銳利的,但整個畫面看起來會鬆散,差不多要f2.8後才有改善。加上"超淺景深效果";先說,跟要價1/3的 35mm f1.8 G 差距不遠,只是到f1.4時,對焦需要相當精準,有時用家或主體有些許移動,都難以合焦。加上35mm f1.4 G 對焦不快,對焦精準度一般,使用體驗未如想像中美好。

"低光進光量"自然是個優勢,只是同樣會因為深景問題,會有限制(實拍的部分會有具體例子)。簡而言之,反正 f 1.4 不如想像中好用,又或用不到 f 1.4 ,又何必花3倍價錢,買更重的。就筆者的例子,很多時候,一支Nikon AF 35mm f2.0 D 就已經相當實用了。

考慮到 Nikon 本身有一支性價比超高, 實力高強的 Nikon AF 35mm f2.0 D,或 還不錯用的 35mm f1.8 G,Nikon 35mm f1.4 G 實在不是大眾化的首選。但如果閣下追求的是最強散景,及最強同級光圈表現,又或真的需要用到 f1.4 ,Nikon AF-S 35mm f1.4 G 自然符合其大名。

 (Nikon AF 35mm f2.0 D 評測 及 VS Nikon AF-S 35mm f1.4 G)點我

2.外觀介紹:
新增說明文字
正面長這樣,一貫 G 系列的風格。外殼為膠料。鏡頭有點份量。外殼還算堅固,一般使用應該是沒問題的;只是一開始覺得定價 TWD 50,000 多 的鏡頭,應該有個金屬外殼。遮光罩(HB -59) 之前弄掉了,看網店價格,全新一個要 TWD 2,000,拿去吃飯還比較實在,沒有打算要買新的。遮光罩和其他 G 鏡的都一樣,膠料,內部磨沙消光設計。

比起 Nikon AF-S 50mm f1.4 G , Nikon AF-S 35mm f1.4 G 的塊頭滿大的。


最近0.3m對焦。提供 1:5的放大倍率。對焦不能說很慢,但絕不是暴力對焦。一般使用上還可以,只是光是街拍就覺得不夠利落。筆者拿來拍活動記錄就有點吃力,f1.4 時追焦也難以準確,如果要收到f2.8 來補償些許的跑焦,那還不如拿 24-70mm f2.8 就算了。

有M/A和M轉換。支援全時對焦。


Nikon 金圈,加上N盾,Nikon "I am TWD 50,000 多"。

特別說一下對焦環,雖然很多時候還是自動對焦為主,但這個手動的手感優異,比起50mm f1.4 G 要好很多。阻力不大,但可以點到即止。手感有異於早年高質素的手動鏡,但體驗上相當良好。

外殼膠料,其實沒什麼問題,就算用力拿著,也不會感到變形,始終Nikon有精心設計過。手感是還可以,不過使用久了,多拿的地方會變得有點平滑,算是正常現象吧。

早年推出的 G 鏡,大多是金色金屬牌,再用黑色漆把其他地方蓋起來。近年的都改成金色是畫上去的,牌子的質感差了很多。 Nikon AF-S 35mm f1.4 G,是使用金屬牌。看到N盾和 f1.4光圈的金牌,一整個貴。

前玉靠近前方,建議使用濾鏡保護。使用67mm濾鏡。

使用9片光圈葉片。

尾玉不算相當突出,但取出時還是要小心。此為無限遠對焦的位置。當然是金屬接環。

使用後組對焦設計(RF)。最近對焦時,尾玉會跑到這個位置。鏡頭沒有使用密封環,尾玉向內跑時,會看到鏡頭內部。雖然不是說所有鏡頭都會有密封環,但部分鏡頭的確有,這支定價如此高貴,但卻沒有。早年很多鏡頭,都會有密封環的設計,部分 g 鏡也有。雖然一般情況是不會有影響就是了。


有夠大,左邊一支差不多是右邊加起來。

3.實拍評測:

Nikon D810 ,使用f1.4,LR調整。整體而言 Nikon AF-S 35mm f1.4 G 的全開銳度及散景表現都很佳。紫邊及色散不是沒有,但亦相當輕微。 對於注重散景表現的畫面,Nikon AF-S 35mm f1.4 G 有相當不俗的表現。35mm 焦距在近距離人像,容易把人拍胖;一般拍半身或更多會比較好。 (MD:雪兒)


D810,全開 f1.4,LR轉檔無調整。單純看散景,Nikon AF-S 35mm f1.4 G ,面對高光源沒有線性表現,相當柔順,散景成色亦算厚實。



Nikon D810 ,使用f1.4,LR調整。攝於 花蓮的正當冰,環境比較暗,這時 f1.4 會有些好處。只是,景深極淺,Nikon AF-S 35mm f1.4 G 對焦不快,精準度一般,小貓又好動,失敗率相當高。

Nikon D810 ,使用f1.4,LR調整。攝於 花蓮的正當冰。Nikon AF-S 35mm f1.4 G 的發揮相當好,有質素的散景表現,柔順而紮實,有充足的空間感,非常可以保留環境的氣氛。如果只是比較景深,便用Nikon AF-S 35mm f1.8 G,的差別不會太大,但希望大家注意的是散景的質素!

Nikon D810 ,使用f2.8,LR調整。人像的部分,很多時候,使用 f 1.4 反而是不實在的,使用f2.8已經有相當的背景分離表現。成像紮實又細膩,沒太多好挑的地方。 (MD:ChrisChen)


Nikon D500 ,使用f1.4,LR及Nik 調整。對於環境昏暗,又不便使用人造光源的情況(會嚇到小動物),大光圈是不二之選。上圖看很來明亮,其實現場光線不佳。筆者必須強調,使用f1.8 或 f2.0 的鏡頭也可以處理類似的光線情況,f 1.4 可能是好一些,但所費不菲,而且跑焦的風險更大,筆者所指的大光圈是指f2.0或更大,沒有想強調非 f1.4不可。


Nikon D500 ,使用f2.8,LR調整。ISO來到12,800。這個來到高ISO的情況,但景深決不能太淺,不然後排的小狗會不清楚,所以還是收到 f2.8,不是所有低光都是大光圈就能解決,始終還是受限於實際情況。


 Nikon D500 ,使用f1.4,LR 調整。使用f1.4 就算這個距離拍攝,還是不能讓整個畫面合焦,整個畫面看起來有些許鬆散,可能各位在網頁的縮圖看不出來,但的確是這樣。

Nikon D500 ,使用f1.4,LR 簡單調整。相當低光源的環境,Nikon AF-S 35mm f1.4 G 的成色表現是相當不俗的。筆者是用單點對焦在貓頭上,可是對焦其實有點跑前,貓頭沒有合焦到。筆者在光源充足的情況下測試,沒有跑焦的問題;可能當時小貓後退了一步。雖然網上縮圖看不太出來,但對筆者之言就是一張美中不足的照片。

Nikon D810 ,使用f1.4,LR 套用鏡頭校正,無調色。這張無調色,各位可以參考一下色彩表現。Nikon 35mm f1.4 G 有效降服,複雜又充滿光源的背景。這是筆者很推的 Nikon AF 35mm f2.0 D , 無法做到的。


Nikon D810 ,使用f1.4,LR 套用鏡頭校正,無調色。無明顯線性的散景表現。全開下,有些許紫邊,但估計各位看縮圖是看不到;後製很好處理。


Nikon D810 ,使用f1.4,LR 調整,增加亮角。參考圖。



4.總結及建言:
又來到最精要的部分。Nikon AF-S 35mm f1.4 G,算得上是一支優良的鏡頭,光是銳度及散景的提升,就很乎合現代人所追求的光學表現。筆者的觀點是,難得一支高鏡片數的鏡頭,有著優異的成色及描寫力,這不是每支G鏡都做得到,絕對是值得欣賞的地方。

價格上,全新實在很貴,盡可能考慮二手的吧。就算是平輸要價 TWD 40,000 多,已經可以入手二手 TWD 20,000 的 Nikon AF-S 24-70mm f2.8 G ,加上 TWD 11,000 的 Nikon AF-S 35mm f1.8 G, 又再加上,TWD 7,000 Nikon AF-S 50mm f1.4 G,這樣下來,最少還剩 2000元。反正Nikon AF-S 35mm f1.4 G 的定價,就是不親民。可惜當年筆者沒這個智慧。

重量方面,600g不算重,但想一下,這樣差不多是兩支 f1.8 鏡頭的重量。寧可多一個焦距,還是比 f1.8 多 2/3的進光量,見仁見智。

如果問筆者推薦什麼,筆者比較推薦 Nikon AF 35mm f2.0 D,一般價位在 TWD 4,000~6,000。描寫力小勝,Nikon AF-S 35mm f1.4/1.8 G ,就一般常用的光圈值而言,畫質只能說小輸,但差異不大。如果在乎散景的柔順表現,選Nikon AF-S 35mm f1.8 G 也不錯,二手約 TWD 10,000。如果是DX機身,直接選 Nikon AF-S 35mm f1.8 G DX就對了 , 二手良品不用 TWD 4,000。而 Nikon AF-S 35mm f1.4 G 又大、又貴、又笨重,除非要用上 f1.4 不然對整個攝影體驗沒好處。(二手價參考時間點: 2019年 8月)

比起老一代的 Nikon 35mm f1.4 AIS,畫質差異顯著,特別是 Nikon 35mm f1.4 AIS全開的畫質及散景是相當古早味,沒有太多可以和這支Nikon AF-S 35mm f1.4 G 比較的空間。由於 Nikon 35mm f1.4 AIS 頭在光圈收到 f2.8 之前畫面特性都很一般,筆者不太推薦。關於  Nikon 35mm f1.4 AIS 的參考相片很好找,筆者不再詳述。

對於追求極致表現,及需要低光拍攝的人,Nikon AF-S 35mm f1.4 G 絕對是可以選的。至於 比 f1.8 多 2/3 的進光有多少用處,請自行衡量,其與35mm f1.8 G FX 的差價可以買一台二手良品 D7200 當備用機了。 由於 f1.4 的淺景深及本身的對焦表現,動態題材必須加倍注意對焦的情況。筆者用在D810上,跑焦的機會高於用在D500上(約多20~30%),這沒有個科學的根據,但就經驗而言,多少和機身有關係。

專業用戶大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,但如果你在考慮,希望這篇文篇對你有幫助。


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用家及實戰的角度討論攝影,力求提供最合乎使用體驗的評測及教學。

本站無接受任何形式的資助,亦無任何推銷任務。

*請善用上方的分類找尋你需要的文章。
*新設Facebook粉專:影遊樂園 ,歡迎網友交流及提問。

如使用本站圖片或內容,請標明"轉自 影遊樂園-文章名稱" 謝謝
如  閣下發現錯誤,請電郵通知,當盡快更正,亦歡迎來郵討論或查詢,祝君愉快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Fan Control 超好用的風扇控制軟件

前言: 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超好用的風扇控制軟件 Fan Control,功能精簡好用,介面直觀好操作。 Fan Control 是由 Github 一個小團隊開發的免費軟件, Github 有很好的官方使用說明和資料: https://github.com/Rem0o/FanControl.Releases 不過筆者還是打算不厭其煩在這邊用中文跟大家分享一下。 Fan Control 可以讓你高自由度設定風扇,例如對指定系統溫度作反應等等。比如筆者的顯卡很熱,但機箱風扇都針對CPU熱的時候才有反應,導致顯卡的熱力累積在機箱內部,結果顯卡又只能拿已經很熱的機箱空氣來用。那裡如果設置成顯卡熱時,機箱風扇一起反應就好了,用 Fan Control 達成就很 EASY!

Nikon FE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 前言: 近年,底片機又有點微熱,也有人來問筆者怎麼選。當中 FM2 的價格被拉得滿高的,其中一個原因是知名度比較高,但其實Nikon 還有很多很棒的傳統底片機可以考濾。當中 FE 是筆者最推薦的,cp值高,性能又整全,這篇就來好好介紹一下,讓大家認識 Nikon FE !

Olympus Trip 35 底片機 開箱 評測 用後感

  前言: 這陣子筆者忙了很多事情,結果文章又停了一下。今天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OLYMPUS 的一台隨拍機。事關很多想體驗底片的朋友,對設定參數沒什麼興趣,反正就是想要一台底片機可以輕鬆拍,那麼這台就是了, Olympus Trip 35  可是一台由推出到現在,近半世紀都大熱的一台隨拍機。下文這台,也是筆者親自全機整修過的,就來跟大家一起說明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