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 這篇會說明 淺景深、大光圈、長焦 、視角 的關係,很多人一知半解,未明其中仔細。看完這篇,你會知道買什麼鏡頭效益最大,明白光圈不是愈大就愈好。如果你真的只知道光圈愈大愈好,你已經被坊間,推崇大光圈貴東西的商家廣告給洗腦了,別再"有買貴沒買錯"的浪費錢了!!好吧,筆者就是過來人,接下來開始正文。這篇以人像觀點出發。 第一步,先了解長焦的背景壓縮: 50mm 時,背景樹在畫面當中,使用135mm時,比起50mm,背景的樹會相對佔有更大的畫面,樹頂的部分已經跑出畫面,看起來就會比較"大",稱之壓縮感。此時使用同樣光圈,拍攝位置調整,合焦範圍(即景深)近乎不變。 *補充:在改變焦距和距離下,保持同樣光圈及主體的放大率不變,焦距愈長,景深的會微減少,在較長焦距下,改變會更少。但在不太極端的情況下,差異很有限,而在實戰當中,通常影響極微,本文將不特別作討論。下文當作景深不變。 大光圈淺景深,長焦距壓縮感。 光圈都一樣,景深近乎一樣,主角位置不變,攝影師移動;留意背景的變化。 首先大家要先了解,如果目標位置固定,目標在畫面的大小固定,無論用什麼焦距,景深都不變。各位用景深計算器,不難驗證這件事(請自行google:depth of field calculator)。所以85mm f1.8 和 50mm f1.8,拍出同樣的主體(攝影師的位置要移動,以補償焦距的改變),景深都一樣。但會改變的是視角!! 沒錯,視角就是常常被忘記的要點。視角帶來的是壓縮感。 光圈同樣為 f 2.8 自然300mm時,攝影師要跑到很遠,20mm時則很近。這時300mm 的背景虛化相當明顯,所以是景深比較淺嗎? 不是! 這是因為背景被壓縮,而合焦範圍(即景深)其實是一樣的。必須強調"大光圈淺景深,長焦距壓縮感",這兩件事是分開的。另外,使用廣角時,主體會相對較寬。(容易把女生拍胖lol) 當然,使用大光圈以達到背景虛化的效果是可以的,但合焦範圍亦會隨之變小(景深太淺有時不太妙)。下部分會討論。 下圖分別使用 Nikon 50mm f1.8 D, Nikon 85mm f1.8G ,Nikon 135mm f2.0 DC ,光圈都全開。各位可以看看不同人像鏡頭的壓縮表現。